本报记者 秦伟 香港报道
资金从债券市场抽离,不仅让股票市场受益,可转债市场也迎来爆发期。美国和欧洲可转债市场已经明显获益,亚洲市场蓄势待发。
综合Dealogic和彭博数据,截至今年10月4日,亚太区(除日本)可转债发行规模已经达64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54亿美元的发行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更是高达22%。
“(可转债发行规模攀升)一个原因是股票市场的表现相对较好,另一方面是,过去18个月一直处于低位的基准利率从5月开始上升。”接受本报专访时,摩根大通亚洲股票挂钩产品及衍生品市场副总裁Gaurav Maria解释,希望融资的企业需要重新考虑哪种融资方式成本更低。
随着近期美联储表态暂不退出QE,基准利率开始下降,这不单单是债券的短暂的发行窗口,对可转债来说同样利好。“过去几个月,让市场意识到利率上涨的速度可以很快。”Gaurav认为,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将会看到更多企业发行可转债。
中企领头
今年,在亚太区(除日本)可转债市场中,中资企业的发行规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综合Dealogic和彭博数据,中资企业发行规模约28亿美元,占整个亚太区(除日本)可转债发行规模的44%,如果加上台湾地区的发行规模,整个大中华区可转债发行规模占比高达62%。
站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企业的立场,发行可转债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执行速度快,不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也不用路演,在最快的情况下,2至3天就可以定价。当企业股价表现较好时,不需要经过几个月的等待就可以抓住最恰当的发行窗口。
今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剧,企业融资的窗口期稍纵即逝,而要安排未来的融资计划更是难上加难。Gaurav表示,这也是一些企业即便没有短期资金需求仍会抓住有利时机先融资的原因,“他们可能用可转债融到的低成本资金去偿还成本更高的贷款,或者留着这些资金为日后的并购或者其他资金需求做准备,因为越来越难预测等到有了切实资金需求时,融资环境是否还有利于企业。”
配股融资,企业一般要提供一定幅度的折让,而可转债实际上可以允许企业溢价发行股票,股价表现越好,可转债的发行条款也更有利于发行人。而与债券相比,可转债由于提供给投资者未来可以转换成股票的权利,债券成本也往往更低。
事实上,今年的可转债市场上,质量较好的中资企业获得非常优越的发行条款。例如今年初,新奥能源(2688.HK)发行了5亿美元5年期零息可转债;5月,恒安国际(1044.HK)发行的7亿美元可转债,息率同样低至零,二者转换溢价幅度分别为30%和35%。
对于可转债投资者而言,利息高低并非其决定投资最重要的因素,他们更看重在股价上涨时转换成股份。另一方面,当前的可转债市场仍是供小于求,今年5、6月以来,投资者把资金从债券基金转移到股票基金和可转债市场。可转债投资者有充足的资金消化任何新发行的可转债,许多中型公司(例如金山软件)可以从可转债市场达到非常优越的条款。
无评级要求
与债券市场更偏爱大型、国有背景的企业不同,可转债市场的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接受度更高。截至9月,亚太区(除日本)发行规模最大的三个行业包括科技、房地产和消费及零售行业,占比分别为24%、30%和16%。
“可转债发行不需要评级,也对资金用途的灵活性较高。”Gaurav表示,由于投资者多为欧洲和亚洲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主权基金这类战略投资机构,他们不需要分析师阐述,也不需要路演,选购可转债发行时只需要知道是谁发行以及发行条款来决定是不是购买。
对于不少中资企业来说,发行可转债与上市类似,既可以在内地市场也可以选择海外市场—内地面对零售投资者,而海外面对机构投资者,与股票类似,有些海外的机构投资者(若没有适当的投资载体)并不能直接投资内地发行的可转债;此外,内地发行可转债的成本一般高于海外市场。
如果只在A股挂牌,那么企业只能选择在内地发行,但如果是A股和H股均有挂牌则可以选择任何一边。如果在海外发行可转债,以红筹形式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不需要事先获得国内监管机构的批准,而H股企业则需要事先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作者:秦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