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加州政府给比特币基金会下达“要么停工,要么罚款”的最后通牒后,政府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闹了乌龙。因为比特币基金会并不能为比特币背书,他们既不是比特币的设计者,也不是它的运行者,更不用说提供货币兑换业务了。
所以,比特币基金会不客气地回信说:“我们在
加州既无业务,也与金融毫不相干,因此贵府无任何权限管辖我们。”
在过去三年中,共有120多位程序员为比特币客户端提交了5000多次代码改进,为比特币开发应用程序与网站的程序员更是数以千计。但是,要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计算力集合中寻找一个管理员或是运营机构却是缘木求鱼。
比特币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去中心化产物,谁都可以为它开发代码,谁都可以成为它的节点,在网络中计算分发任务来处理交易数据但却没有任何人或者机构可以主宰它的生死,即使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也做不到。
早前,如果说只有5个人办公的维基百科消弭了专业机构的围墙,开创了知识领域的全民参与模式,让渺小的个体通过大规模协作完成史诗般宏大的知识工程成为可能,那么,没有人办公的比特币则打破了金融婆罗门的垄断,让百万台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过分布式自组织形式,击溃由高等祭司所护卫的中央服务器化为现实。知识与货币领域的两大开放式工程,在组织与进化模式上有很强的可比性。
维基百科是永不关门的图书馆,随时可以借阅和修订;比特币同样也是24小时全天候在线的全球云,不再有“非营业时间”的烦恼。两者的大规模协作皆极具开放性,维基页面只要不被锁定,任何人都可以修改词条,以使它的内容更严谨完善;在比特币社区中,人人都可为它提供代码,开发它的应用,让它的运行更安全更实用。两者皆有内生的激励机制,维基社区中的活跃分子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他们编辑的词条更容易得到投票通过,通过分享知识带来较强的自我认同与满足感;在比特币经济中,矿工挖矿既能为处理交易数据贡献计算量,又能获得比特币回报,计算力所代表的投票权赋予矿工强烈的比特币“公民”意识,他们有足够的责任感与利益动机来保障全网安全运行。
自组织的结果是专业化分工,维基百科具有完全保护、半保护、预设保护三种限制等级,维护者设计了严密的条框来防止网络小白(Troll)任意修改词条,超级管理员可以采用精英编辑的建议单方面屏蔽它们。在比特币中,扁平化的分布式网络正在悄然发生变革,一些节点可能比其他节点拥有更多的连接数,计算更多的工作量,或者具有普通客户端都不具有的其他功能。
“专业化能带来效率”这一古老的经济学规律在开放式自组织工程中依然适用,比特币用户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下载整个区块链,他们只需使用网络钱包或者轻量级客户端就行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当矿工,那些苦力活交给喜欢风险的淘金客就好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电子钱包,有些人更喜欢把私钥记在脑海里,在比特币网络、个人电脑等任何物理存储器中你都不可能找到他隐匿的财富,但不可否认,他是比特币经济的一部分,那部分财富,就跟太平洋雅浦岛居民不小心沉进大海里的石头一样,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有效;还有些人连比特币都不喜欢,但不妨碍他们使用比特币区块链,他们可以使用域名币,一种以合并挖矿形式与比特币区块链整合的分布式域名;他们还可以创造彩色币、Mastercoin、Bitshares等新型货币,这些比特币变体可以实现分布式股票、期货、与现实货币挂钩的比特资产等金融功能,这些变体与比特币理念迥异甚至相反,但不可否认,它们也构成比特币生态的一部分。
不久前,我参与了国内第一本比特币著作的组稿,这次创作也完全是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由第一财经与巴比特(www.8btc.com)的多位成员合作创作,没有统一的创作思想,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我们的观点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但并不妨碍我们完成这本书的创作,这是一次开放式小规模协作,也是一次批判性思维实验,如比特币所展示的,对的与错的,支持它与反对它的,都可以纳入开放式的平台来进化发展,这正是开放式自组织的意义所在。(作者系科幻作家、巴比特社区创始人)
(编辑:朱逸)
作者:长铗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