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财政部正在酝酿就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测算出一个基数,这个基数能够保证各项支出,基数外的多余资金将全部投入现金管理,具体数额还在测算当中。
截至2013年8月,中央国库现金进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共进行了8期共3700亿元。但即使以2010年计算,财政部和央行累计实施了4000亿的国库现金管理,也只占中央国库库款余额的23.5%。
作为共同管理中央国库的另一方,中国人民银行担心大量财政资金被推向商业银行,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博弈,焦点在于财政资金是否放在国库里,是否由央行担任出纳和行使对于国库资金的监管职能,但是现在央行在国库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架空的。”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告诉经济观察报。
现状
2006年,52家商业银行总行的代表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主协议上签字,标志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2011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1次,其中3个月期2次、6个月期7次,9个月期2次,每期操作规模300-600亿,年末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余额2900亿,全年应获得利息收入139.13亿,是上年的1.86倍。到2012年,这一额度达到6900亿,利息收入最少270亿以上。“国库现金管理的收益是全部纳入国库的,而且每期进行国库现金管理的国库存款是由财政部制定计划和发出指令的。”财政系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中,经常出现财政部与人民银行国库局协商一致提出定期存款操作计划,人民银行以影响货币政策执行为由“一票否决”的情况。
按照现行《预算法》规定,中央国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分工是,前者主要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后者则负责监测货币市场情况。具体来说,财政部与央行经协商后签发操作指令,央行在前台进行具体操作,只要其中一家不签字,现金管理便无法实施。央行认为,国库资金的安全性是排第一位,收益是次要的。但在财政部看来,国库现金管理,提高国库资金的效率也是改革方向。
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8月政府存款余额为37140.37亿元,已连续4个月超过3万亿。但在这些政府存款中,中央国库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存款。大量地方财政资金并没有进入国库单一账号,而是进入了各家商业银行,以获取更高利息。
一位国有银行的地方分行行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地方政府存款进入各家商业银行已经是存在很多年的正常行为了,几年前人民银行还下发过文件,要求商业银行配合人行来注销政府在商业银行的专户。
他表示,现在每一个分行行长到职,都会去拜访分管财政的政府一把手,而分管金融的都不会得到这个待遇。同时,政府存款也成了地方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一种制衡手段,特别是在一些大项目不太符合贷款标准的时候。
问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表示,国内货币发行量已经过大,再将大量财政资金推向商业银行,容易诱发新的通货膨胀。
这也是央行的担忧。央行人士认为,增加几千亿的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无异于多发了货币,不仅央行采取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受到冲击,还对冲了加息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
不过,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对于流动性的影响,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进行协商,若在某月中国人民银行释放流动性1000亿,这个月将进行国库现金管理500亿,中国人民银行则只释放500亿流动性即可。
王雍君表示,将国库资金投入到商业银行要放在货币政策的框架之内,这样不仅不会冲击货币政策,而且还能促进良性货币政策的运作。“现在对于国库管理,财政部还是中国人民银行不是协商的问题,而是在争取主导的问题,财政部要保留自己对国库的管理权利,而中国人民银行则要对于国库行使出纳和监督的权利。”王雍君表示。
事实上,1994年的《预算法》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但在此前预算法修订稿中,中国人民银行的经理国库权利被拿掉了,代之以“代理”二字;同时2003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布的《金库管理条例》中建立单一国库账号的规定,也相应被否认。
虽然预算法修改至今尚未通过,但王雍君担忧,“经理”和“代理”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经理国库,非常适合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库出纳职能的定位,还确定了国库单一账号;而代理则是让央行国库局听命于财政部,不再独立履行出纳和监管的职责,破坏性后果将会让财政资金脱离央行的监管。”
他表示,现在央行对于国库的监管,能够逐笔监管、时时监管、动态监管和完全监管,这是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做不到的。
作者:杜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