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三季度,创业板依旧意气风发,但基金经理已悄然“移情别恋”。
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显示,尽管三季度创业板指暴涨35.21%,成为创业板诞生以来最大的单季涨幅,但基金持有的创业板股票市值不增反减:来自Wind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
持有创业板股票市值总和为1026亿元,相较于二季度末减少了122.6亿元。显然,三季度创业板指数的迭创新高,反而成为基金悄然撤退的最好掩护。而在10月份,这种撤退则由暗转明,开始大张旗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大举抛售创业板股票,但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股票平均仓位环比不降反升。那么,撤出来的上百亿巨资又流向了哪里?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基金经理的调仓方向瞄准了医药保健、食品饮料在内的大消费板块。在他们看来,市场炒作激情退去后,市场估值将会重新回归理性,此前涨幅较小、安全边际较高的大消费板块个股,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震荡调整中最好的“防线”。
大举撤离创业板的基金经理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防御板块。
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考虑到今年以来创业板过高的涨幅,一旦启动调整进入下降通道,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难以预期,而且会对整个A股造成冲击,下一阶段的A股投资风险骤然增加,因此,以大消费板块为主的防御品种将会成为基金再度“抱团”的新方向。他认为,在创业板暴涨拉高了投资者心理估值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涨幅偏弱的医药保健和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资金流入。
杜猛则进一步指出,展望后市,由于在此前的主题概念炒作中,许多优质成长股表现平平,包括医药、电子、环保、能源等估值相对合理、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优质上市公司,那么在主题概念炒作退潮后,资金开始重新注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时候,它们会得到估值切换的投资机会,这一点在明年可能会有更明显的体现。
“以医药股为例,我觉得,目前市场中比较下来医药股的吸引力在逐步提高。此前,因为医药行业反贿赂等心理影响导致医药股集体下跌,且事件还在不断发酵过程中。但从中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成长逻辑并没有被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吸引力将会不断增加。”杜猛说,“事实上,需要指出的是,从中国医药企业的角度来看,医药企业其实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上市公司的市值无法与国外大型药企相提并论,但从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来说,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肯定会出现大型医药企业,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长期投资的空间。”
除医药以外,食品饮料和电子产品也成为基金调仓的对象。从基金三季报来看,食品饮料行业的伊利股份已跻身三季度基金第一重仓股,共有196只基金合计持股总市值达到291.74亿元,占流通股比例的41.63%,而伊利股份在三季度也不负众望,大涨42.84%;此外,主营电子产品的海康威视则成为基金第二大重仓股,113只基金在三季度合计持股市值达到134.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达17.28%。而在基金力捧之下,海康威视三季度大涨50.6%。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