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银行直接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的贷款,未偿付金额约107 亿元,并未超越2011 年底的112 亿元水平。然而,与2011 年底比较,重庆银行向地方政府发展项目提供的信贷总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逾五成。
何以如此?一个合理的解释是,重庆银行直接借给地方政府的钱虽受到严格控制,但透过“投资”于信托公司和证券商安排发售的理财产品,间接把资金配置到地方政府手上。
按照重庆银行招股书提供的数字,截至今年6 月底的一年,该行透过投资信托受益权调度至地方政府的贷款达69 亿元;另外通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向地方政府额外投放15 亿元。而2011 年底,重庆银行在信托受益权上的投资仅6 亿元;在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上的投资更微不足道。可是,截至今年6 月底,两者总额分别高达264亿元和38.6亿元,相当于重庆银行未偿付贷款总额的36%!
信托受益权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听来不知所云,但它们都是监管机构加强规范下,银行为维持信贷增长而想出来的对策。此等产品的资金来源既为银行,最终借款人则是监管当局针对的高负债行业和地方政府,理财产品不管以什么名目出之,所扮演的角色仍是借款者与贷款人之间的一道“桥”,方便银行拐个大弯继续放贷。
从过去两年的情况可见,监管机构每出一招,银行非但兵来将挡,且能顺势而行连消带打。举个例,由于在信托受益权及其它理财产品上的投资,名义上并非正规信贷,银行因而毋须像传统贷款那样,为可能出现的违约预留正规信贷所要求的资本。那等于说,透过理财产品向受到严格规限的行业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既可确保银行不必收缩这方面的业务,又不影响对其他客户的贷款规模。这不是连消带打,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重庆银行的招股书说得再明白不过。从该行的财务摘要可见,重庆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之余,贷存比率过去几年拾级而下,2010年为71.7%;2011年同样为71.7%;2012 年降至67.2%;2013 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60.8%水平。综合招股书内其它环节,重庆银行去年和今年大量采用信托收益权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跟该行贷存比率改善应有颇大关系。
有意认购重庆银行的投资者应注意,来自信托投资及其它理财产品的回报,占该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的19%,四倍于2010年的贡献。
这当然与此等产品2010年尚未蔚然成风有关,但重庆银行在招股书上明言,审核信托及其它投资产品的信贷质素,责任不在该行,而在信托机构、证券商及其它为融资提供担保的机构身上。投资重庆银行新股,不能对这一点掉以轻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