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旭
实习记者 邓永飞 唐思思 深圳报道
10月,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多地再度遭遇严重雾霾。
阴霾是困扰北京等中国多个大城市病之一。事实上,包括北京在内的世界上众多城市,正被诸多大城市病折磨着。
1961年,美国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指出“传统城市建设理论将导致城市被摧毁”;1990年,欧共体专家惊呼“城市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元凶”;2007年,法国权威人士感慨道“50年来城市状态每况愈下表明,我们在城市建设上集体无能”。
历次技术革命都是西方国家提出实现方法并倡导的,由于思维和心理的惯性,似乎今后的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只能由西方国家提出。因此,虽然城市病已严重到难以忍受,城市对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已将地球推至生态系统全面崩溃的边缘,城市问题已是世界焦点,但由于西方国家未能提出城市技术革命的实现方法,所以至今没有出现城市技术革命的提法。
如今,这种局面或许将被改变。
来自深圳的76岁学者董国良创立了城市模式学(其70万字的《城市模式学》已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董国良认为,其提出的JD模式(节地畅通城市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问题。全球推广采用JD模式,人类社会将出现划时代的变化—完全没有城市病的,人类文明与汽车文明和谐共存。
日前,本报记者两次奔赴深圳,就大城市病问题与董国良先生一起探讨。
世界迫切需要城市技术革命
《21世纪》:当今世界,能源、交通、食品等多方面都需要技术革命,为什么您提出最迫切需要的是城市技术革命?
董国良:2000年,在10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未来城市大会发表的《柏林宣言》认定“全世界的城市没有一个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城市可能是主要问题之源,可能也是世界某些最复杂、最紧迫问题得以解决之所在”,他认为,城市问题是当今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城市问题迫切性的提出已经长达半个世纪。
2010年,国际展览局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呼吁“面对21世纪的诸多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城市模式”;2012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环境展望》中将城市化列为导致气候变暖的四大负面因素之一。
目前城市化和汽车化已使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几近极限。而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今后数十年中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还将增加1倍和5倍,如果继续沿用与汽车文明完全不相容的现行城市模式,城市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包括电动汽车的间接碳排放)将数倍于地球承载能力,将很快接近生态系统全面崩溃的临界点,人类将自毁地球家园,日趋严重的城市病也将剥夺城市人的幸福。
中国人多地少石油少,沿用现行城市模式,将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并因大量消耗汽车燃油而发生碳排放危机。
JD模式或可全面消除城市病
《21世纪》:您提出的JD模式,究竟是怎么一种架构?
董国良:JD模式分设“人的天下”与“车的天下”:每个街区60%的面积上方建设架空平台,它与另外占街区面积40%的地面花园共同构成新的地面,这个新的地面是“人的天下”,是完全没有汽车的、绿化率达60%的大花园,汽车出现以来的诸多城市病将完全消失;架空平台下方的空间是供汽车行驶和停放的“车的天下”。
JD模式符合城市模式学揭示的城市和谐原理:人与汽车相生又相克,共处于市区户外空间中则相克,按照JD模式分隔在两个空间中则相生;相克为城市诸病之源,相生为城市和谐之本。
《21世纪》:我们能感觉到的20种城市病,不过是城市基因病这一种病的20种症状。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城市病都不可能单独被消除。JD模式如何能消除致病基因,并将20种城市病一揽子消除?
董国良:20种城市病皆源于现行城市模式“空间结构错位”这个致病基因。以城市交通为例:“空间结构错位”导致市区机动车交通主要为间断流(需在路口停顿),平均只有60%的路面供汽车行驶。两者综合,道路通行能力的利用率只有18%,交通岂能不堵!而采用JD模式,机动车全程连续行驶、机动车道路上没有行人和自行车,路边没有停车,道路通行能力可以100%地发挥出来。采用JD模式,汽车油耗和碳排放仅为现行模式城市的1/16。
城市交通状态是市区空间结构特性的外在表现—现行模式城市市区空间结构混杂无序,导致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交通事故频发;JD模式城市市区空间结构清晰有序,无交通拥堵、无停车困难、杜绝汽车撞行人和撞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要改变交通状态,必须先改变空间结构,而不能就交通论交通。
《21世纪》:汽车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伴生物,城市人口越多、汽车保有量就越多,一些官员和学者认为,小汽车太多是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JD模式如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董国良:现在城市交通处于“需求大供给小”的倒置状态,采用JD模式可以完全逆转。现行模式城市(前者)与JD模式城市(后者)在交通方面的对比如下:交通通道是14,前者基本上只有人车混杂的1条交通通道,后者则有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小汽车等4条彼此独立的交通通道;道路机动车通行能力是15,前者通行能力利用率只有20%,后者则达100%;出行距离是41,由于前者在汽车达饱和拥有率时市区严重蔓延以及职住错位演变,其出行距离是后者的4倍;停车位数量是115,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停车位,前者不足2000个,后者则达30000个;交通连续性是04,前者没有交通的连续流,4种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小汽车)都是需在交叉路口停顿的间断流交通,即全间断流交通(违反交通的本性,导致抢行的冲动,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源);后者4种出行方式都是连续流交通,即全连续流交通。
JD模式用于老城区交通治理(另有相应的JD模式第二套技术方案),可自动缓解交通拥堵,并使汽车油耗和排放降低约50%~76%。
在需要建设包括地铁在内的轨道交通时,JD模式带来诸多好处:大幅度缩短线路长度而降低造价;市区紧凑居住集中度高,可通过站点合理布局提高可达性,并消除拥挤现象;必要时,轨道可设在架空平台下的地面上,既降低造价、提高安全性,又缩短乘车前后的走行时间。
纠正百年技术偏见
《21世纪》:现在社会发展好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社会越发展,城市化越高,城市化越高,城市问题就越突出。
董国良:现在的城市问题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难题—使具有不相容性的人与汽车共处在市区户外空间中,城市演变被不断增加的汽车牵着鼻子走,导致城市不再紧凑、不再生态、不再宜居、不再低碳;然后又在不改变人车共处于市区户外空间的情况下,试图建设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结果事与愿违,无可奈何花落去,城市状态每况愈下。
传统城市建设理论视“人车混杂”(在地面道路上和户外空间中人车混杂)为合理存在,这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技术偏见。它导致长期固守着“人车混杂”的城市模式,贻害深广—规划学虽完善,规划出的却皆为“人车混杂”的城市;交通工程学虽严谨,却主要在规划着“人车混杂”的交通。
JD模式纠正了这个技术偏见,按照人车全面分离的原则,利用简单的结构元素进行市区空间系统的重构。其中的结构元素大多是已有的、常见的、简单可靠的,并不需要类似于“会飞的汽车”、“肚子底下能跑小汽车的快巴”、“奇特的立交桥”等无济于事的奇思妙想。关键在于系统构造方式的创新。这犹如很华丽的乐章,使用的也是通用的音符,只是旋律巧妙;犹如中药秘方,药材都是已有的、常见的,秘密在于配伍;还犹如氢和氦,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只是构造方式不同,特性迥异。系统重构将使系统涌现出新的特性,这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结论。
采用JD模式的城市空间系统重构,系统的内在动力机制将从现在城市“拥堵-蔓延-更拥堵”的恶性循环,转变为“畅通-紧凑-更畅通”的良性循环,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原理事长、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先生指出“JD模式开创了新型城市化道路”。清华大学原教务长规划系教授李康、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任福田、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交通工程专家段里仁等均在序中指出“JD模式及其原创理论是正确的、有效的”。
《21世纪》:JD模式好像已经在湖南进行了试点,效果如何?
董国良:长沙市试点验证了JD模式的科学性。试点实践表明:JD模式城市市区户外空间是完全没有汽车、绿化率达60%的大花园,媒体誉为“宛若洋溢着现代都市风情的世外桃源”;自发地形成高密度,人均建设用地仅18m2(即使城市人口达3000万,其市区面积也只相当于200万人的汽车达饱和拥有率的现行模式城市,且平均车速为现在城市的3倍,无交通拥堵、无停车困难,不会因城市规模大而出现新的弊端)。
2007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对JD模式做了肯定性批示,温总理批示“这种模式是城市发展方向”。
缔造城市新生活
《21世纪》:JD模式下,理想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董国良:JD模式下的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困难、房价畸高、交通事故频发等诸多城市病将全面消失;市区开敞空间完全没有汽车,拥有绿化率达60%的大花园,清新、宁静、安全;市民每天的交通时间合计仅为1小时左右。
JD模式将实现资源高度节约,与汽车达饱和拥有率的现行模式城市相比,城市的建设用地、建设投资、汽车能耗和碳排放等均节约93%左右,即下降至1/15左右。
我国如果全面推广JD模式,累计可节约3亿亩土地,耕地可恢复至19亿亩以上;累计节约数十亿吨汽车燃油,全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增加为目前的6倍,即达6亿辆后,年需汽车燃油仅为0.6亿吨左右,我国再无需依赖进口石油、并使全国年碳排放总量下降1/3左右;累计节约百万亿元城市建设投资,城市政府将不再需要土地财政、完全有财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并补贴中低收入者购房。
世界推广采用JD模式,在今后全球城市人口增加1倍、汽车保有量增加到5倍的情况下,依据现在的数据粗略推算:城市建设累计节约养活20亿人的耕地;50亿辆汽车燃油总需求仅为目前10亿辆汽车的一半左右,每年约可节约汽车燃油60亿吨、减少CO2排放180亿吨,将使全球CO2年排放总量减少1/3左右(即使汽车全部改为电动,电动汽车的一次性能源消耗量、间接碳排放等也为同一个数量级),世界将不会因城市化和汽车化的进展而产生粮食和石油的纷争。
《21世纪》:长沙市试点实践虽然验证了JD模式的科学性,但试点地块仅有1平方公里,在直观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董国良:这是这几年来我一直呼吁和努力的事情。国家有关部门只须拿出1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仅相当于我国年增城市用地的1%)建设JD模式示范区,即可全面展示JD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效果。示范区一旦建成,将使全社会对JD模式的认识产生飞跃,共同推动我国早日走上JD模式开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现在的城市已深陷不可持续发展的泥坑。推广JD模式总要费点力气,但所费的是从泥坑中爬出的力气,之后就走上坦途。
作者:程旭 邓永飞 唐思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