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几天后召开。关于我们能期待哪些改革、对哪些改革又不宜期望太高,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讨论(我们的详细观点请参见“万众期待,能否众望所归?——三中全会前瞻”)。不同于媒体的高调宣传,市场对改革的预期似乎处于较低的合理水平——市场认为深度改革较难推进,而渐进的、小幅度的改革预期已经基本被市场消化。
市场究竟有没有充分消化改革预期?毕竟,没有人真正知道最终的改革路线图。哪些举措可能会出乎意料之外?
就如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提到的,我们预计三中全会将为未来几年的改革制定方向和框架,但不太可能公布太多细则。我们预计未来两年里政府可能会在放松服务业管制、社会福利改革以及金融市场改革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并认为短期内政府不太可能会在财政、土地和国企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认为,以下改革措施如果宣布,会出乎市场意料之外:
国企改革—如果三中全会上关于国企改革的提法超出寻常的习惯用语,提出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国有资产管理分开的明确计划(比如将部分国有股划转给社保基金)、国有企业从部分行业退出或分拆一些大型国企、要求地方性国企分红等,这意味着政府改革国企的决心超出预期。
金融业改革—如果政府宣布将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危机处理制度,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可能比目前市场想象得更快。如果有措施鼓励银行加快核销坏账、加速股权融资,对市场来说也会是正面意外。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发展“影子”银行和贷款证券化的政策有望短期内帮助银行克服一些限制、从而获得较快发展,但这也可能引发对金融系统的进一步担忧。
城镇化—如果政府强调将“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同时大幅放宽户籍制度和城镇建设土地供应,这一举措带来的房地产和城市建设热潮可能超过市场目前预期(尤其是如果进一步放松各类债券融资的限制的话)。
财政改革—如果会议提出一个明确的未来几年里基本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问题的路线图,这将会是一个正面意外。相关改革措施应该包括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让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独立的税源、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更多长期建设债券等。硬化预算约束短期内可能对保增长不利,但总体上改革将为地方财政奠定长期可持续性的基础,也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的健康。
房产税—如果政府宣布对全国范围内相当大的存量房征收物业税,市场可能会将其视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此举也会为地方政府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短期内这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是负面意外。
政府行政改革—政府已经削减了小微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并减少了登记注册要求,市场对这方面的更多举措也已经有了充分预期。如果政府宣布精简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比如取消某一级地方行政管理),或要求官员公开披露财产情况,这会是市场意料之外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