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迅速地名义增长,人均居民收入水平也较过去大幅度提升。于是,中国逐步摆脱了贫困国家的队伍,并于近年进入了中等偏上的收入国家水平。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开始浮现。由于社会体制的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近年来,以投资促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相应的弊端,随着边际效应的作用,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大不如前了。因此,通过一连串的现象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已经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作为经济转型、社会改革的关键时点,十八届三中全会被赋予了高度的评价。更有媒体认为,本届三中全会将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命运。
通过对公报内容的解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会议内容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确,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政府发挥出过度干预的作用,而过去强调以市场为基础性作用的理论也被地方扭曲。于是,在政府长期过度的干预模式下,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当地因政绩的考虑,通过对部分企业长期的政策保护、资金补贴等措施来维系企业的发展。遗憾的是,过度的干预,缺乏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最终导致更多的弊病产生。
第二、拟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中全会强调,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根据资料显示,自1958年以来,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设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城乡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经历多年的差异化发展,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拉大,而农村相应的社会保障等措施也受到了限制。当然,作为一项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地处理,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也需要得到更多的措施落实。
第三、房地产调控问题并没有在公报中得到展示,未来更可能依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实现合理的调节。房地产问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民生,而过去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调控,而始终得不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全国房地产价格实现了快速地上涨,而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首的一线城市,相应的住宅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如今,政府在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没有过多地强调房地产的调控问题,意在强化市场的主导功能,通过市场的自身调节来合理处理长期存在的高房价现象。作为政府,建设保障房理应是工作的重心。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制定更多有效的措施来制止部分利益团体强行占有保障房等违规现象。
作为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人们对这次会议抱有很大的期望。当然,目前仅为公报的宣布时点,未来将有一系列的细则出台,届时方可看出本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力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它对股市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面对长期低迷的股市,谁又能拯救它呢?
谈及中国的股市,更多的人对它又爱又恨。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中国股市基本处于长期调整的格局,且整体的运行重心呈现出逐渐下移的态势。今年以来,除了创业板市场出现了较好的表现外,主板市场的整体表现却不如人意。
笔者认为,在本届三中全会中,经济体制改革当属核心的内容,而会议强调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中国股市的改革。的确,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证监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是,在规则繁多的资本市场中,因证监会拥有着过多的权力,也难以摆脱执行效率低下的困局。
以新股发行改革为例,从历史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新股发行改革几乎每三年进行一次,而经历了多次的发行改革后,相应的改革效果却得不到充分的展现。的确,在过去新股改革的内容中,更多仅属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小修小补,而对部分涉及利益团体切身利益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时期内,证券市场的行政干预色彩浓厚,而证监会过度的行政审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股发行改革的进程。如今,管理层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也对证券市场长期存在的过度行政干预现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管理层一直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却屡遭损害。笔者认为,若想中国证券市场从本质上实现转变,就必须打破过度的行政干预制度,进一步将监管、发行、审批权力分开,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这样一来,才是拯救中国股市的基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