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蓝皮书建议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资源性产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信号灯”,是调节市场行为的有力杠杆。

  16日,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的《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指出,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使其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对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蓝皮书》介绍,我国是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国家。据统计,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0%、4.5%、79.0%、42.0%、18.0%和7.3%;2/3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但利用效率一直不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空前巨大。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单位GDP产出能耗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日本为6、意大利为1.35、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而我国却高达11.5。

  《蓝皮书》介绍,从我国实际来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往往过低,特别是在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使用模式下,资源被过度开采、简单加工、低价出售,而资源和生态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其结果是,人均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用来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需要大量进口,不得不承受大宗商品的高昂成本,形成国内资源低价流出、进口资源高价买入的局面。

  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按国际通用热值计算,国际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大致为1∶1.5∶1.35,而我国大致为1∶4∶3,煤价偏低;国际上天然气和原油比价为1.05∶1,而我国为0.4∶1,天然气价格偏低;作为严重缺水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的平均水价仅为国际上许多国家水价的三分之一。

  当前,在多个资源性产品领域均存在定价机制不合理的情况。如石油价格表面上是与国际接轨,但国际油价长期趋涨,短期内的下跌也仅是几天时间,达不到国内油价调整机制规定的22个工作日连跌的条件,结果便是油价只涨不跌或是少跌,极大地增加了居民出行成本,导致物流、运输等产业经营成本整体增加,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天然气价格也存在明显低估的现象。

  《蓝皮书》以煤煤炭价格的形成为例称,煤炭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多种外部成本,包括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引起土地塌陷和生态破坏,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等。由于这些成本难以确定,在煤炭价格中并没有计入这些成本。

  此外,煤炭价格没有完全包含其应有的内部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矿工体能损耗及死亡问题突出,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及成本也未计入煤炭价格。煤炭资源的开采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土地使用的租金本应纳入煤炭价格之中。但国有煤矿并不支付或很少支付土地成本。

  在土地资源定价机制方面,《蓝皮书》称,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国内土地市场上,仍然存在着土地开发权集中在少数大型国有地产企业手中的情形,民营资本、集资建房、小产权房等仍未得到合法身份,寡头垄断严重。国有企业因其预算软约束性质,一方面通过联手抬高地价获取高收益,另一方面追逐土地、高价拿地,不计成本争相圈地,继而将成本转嫁给购买者。

  此外,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解决地方财政吃紧的问题,以出让土地获得预算外收入的方式,借推动城镇化之名,行圈地、卖地、获利之实,成为推动地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蓝皮书》指出,资源性产品价格与要素市场改革又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处理不好,则很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蓝皮书》认为,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充分认识、合理确定资源性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均衡代替消费权利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同时,真正降低垄断行业门槛,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和“铁门”限制,赋予除央企、国企以外的更多民营企业以平等的市场竞争权力,促进形成多元主体竞争、能够完全反映资源价值的资源性产品要素市场。

  在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体制和要素市场改革的对策方面,《蓝皮书》建议,资源性产品与要素市场改革应采取协同联动的改革路径,建立统筹协调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上下游产业利益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要能充分反映资源价值及其稀缺性,同时可以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价值交换,并将与其相关的利益在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补偿。

  《蓝皮书》认为,合理的资源价格构成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开发成本,包括采掘、开发和运输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二是环境成本,包括在资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以及污染后的治理成本。三是使用成本,包括因资源性产品的使用而产生废气或其他污染而带来的成本,以及因使用资源而影响经济长远发展和导致后代人权利损失的成本。

  《蓝皮书》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性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打破地区、部门分割,限制行业垄断,促进资源性产品和要素在不同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形成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格局。

  对于资源税改革问题,《蓝皮书》建议,扩大现行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提高对“两高”企业的征税水平,强化资源税对资源和环境破坏行为的抑制作用。变资源税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杜绝企业和个人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采行为。提高资源税税率水平,优化税率结构。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性资源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税率。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对资源综合开采、回收利用水平高、环保工作全面、资源保护效益突出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减免或退税。

  与此同时,完善资源产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考虑到资源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需要大量的前期设备和基建投入,带来企业综合所得税和增值率偏高,可适当降低资源产业企业税率,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为企业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大资源环境保护投入创造条件。

  作者:章轲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3/11/3117916.html report 303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