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伦
秦晓
本报记者 江家岱 香港报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落幕,香港金融发展局(下称“金发局”)就第一时间连抛六份重量级报告,问策离岸人民币中心下一步。
这背后,既有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吵闹的邻居”的进取压力,又有自身政策、市场格局的亟需突破之难。11月18日,金发局公布了创立以来首批六份研究报告,分别从离岸人民币业务、内地金融业改革、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开放式投资公司、巩固主要金融中心和私募基金税务豁免等六大范畴,正式向特区政府及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提交政策建议。
其中,21条针对香港加速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议(下称“21条”)颇为引人瞩目:包括建议建立离岸人民币回购市场、在前海试点QDII3、人民币第三方融资,允许中投等机构直接投资离岸市场以及发展人民币计价的商品期货清算中心等。
整体而言,21条建议分为三大部分,条分缕析,极具“路线图”意义。
巧合的是,21条政策建议与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全文中,涉及资本账目双向开放和建立资本流动管理体系的改革方向如出一辙。
当日的记者会上,香港金发局主席史美伦和前招商局董事长、现任金发局委员的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为香港描绘了未来10年的金融发展蓝图。
事实上,金发局的报告还对香港的金融业的结构性问题,以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及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金发局建议,香港应加大建设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力度,包括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银行存款、债券市场规模和相关金融产品,为内地和海外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贸易融资和直接投资融资。
金发局还建议,香港应为内地高收入群体提供理财服务,争取获得内地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运用的外包资格;积极参与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和产品创新的进程,并争取获得试点的政策,如扩大香港金融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和RQFII的额度,适时向香港金融机构开放内地银行间货币市场、期货市场、公募基金发行等领域和产品等。
18日,针对金发局的六大报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政府会详细研究并积极跟进。消息指,这批报告已提交至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并获得方向性认可。
香港金发局是香港特区政府今年1月份正式成立的高层咨询组织,汇丰非执行副主席史美伦担纲主席,另有21位金融业界极具分量的委员。
跨境资本流动方案全部可行
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9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仅增长了24%,这与发展初期2年10倍的增速形成鲜明反差。究其原因,人民币流动性的缺乏和不稳定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最大的瓶颈。金发局认为,只有建立双向、灵活的跨境资本流动,才能避免香港被新加坡、伦敦等其他离岸中心所超越。
《21世纪》: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跨境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具体反映在离岸市场,哪些政策亟待突破?金发局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史美伦:金发局集中了业界跨行业最完全的市场建议,由专题小组委员会撰写独立报告,并广泛咨询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最终形成的政策建议会上报特区政府、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等执行机构。报告并不等同于政府的政策,但希望对施政提出战略性的具体建议。
秦晓: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离不开香港政府和内地有关部委的沟通,21条改善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建议早在9月已提交人民银行和特区政府,大部分符合人行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涉及内地的政策松绑将通过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财政司与中央政府沟通,相信决策者会基于市场考虑做出正确的决定。
建议提及在前海试点QDII3、扩大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至金融机构,以及允许中投等国有机构以人民币形式配置于CNH(离岸人民币)市场,全部都是目前可行的跨境资本流动方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不要期望脱离额度或细节管控。
《21世纪》:目前阻碍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发展的体制障碍有哪些?应如何破解?
秦晓:人民币资本项下的跨境流动管道过于狭窄,使得大多数渴望在资本项下获取人民币的境外企业和金融机构无法获取人民币。此外,离岸人民币产品类别非常有限,收益率较在岸市场低,加上人民币“出入境”不畅,导致内地机构和海外投资者缺乏投资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诱因。
应考虑在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回购市场,破除抵押品仅限财政部债券的限制,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允许各类证券和外汇基金以及存款证为抵押,打通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回购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难题。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可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机制,透过金管局,人行可随时向香港和其他离岸市场释放金融交易所必须的流动性。
史美伦:香港必须抓住内地逐步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的金融机遇,金发局已向中央政府建议,放宽境外个人人民币每日兑换2万元的额度限制。报告旨在为市场发展提出“拆墙松绑”和业务创新的政策方案,供政府和监管机构参考。
国资出海问路
《21世纪》:建议中特别提到了中投等国有企业以人民币配置香港离岸投资,是否会参考当年H股推出时必须向社保基金划转10%的类似模式?
史美伦:业界有这样的诉求,因此金发局将市场的实际需要反馈给政府及决策机构。最终以何种形式允许国资“出海”,包括投资比例的设定,这些都不是香港所能左右的,相信有关监管部委会作出适当的安排。
秦晓:具体安排可允许中投等机构将人民币资产汇出到香港市场,或者以内保外贷的形式获得成本较低的CNH资金,投资于CNH债券等市场,直接通过提升需求来拉动离岸人民币资产供给的增长。
方案符合三中全会《决定》中,建立健全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及资本管理流动体系的建议,只有更多的机构参与香港的人民币投资,才会促使更多金融产品的出现,改善流动性。
《21世纪》:香港金管局除了承担对本地金融安全的监管,是否还要承担提供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职责?如何与人行之间形成高效流通?
秦晓:以往,曾出现了数次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被迫延期支付人民币的事件,降低了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渠道的信心。报告提交后,金管局已立刻将原先T+1的支付模式提升至T+0,人行也保证在必要情况下透过金管局向市场注入必要流动性,流动性的保障机制已初步建立。
今后,人行需要与金管局完善人民币回购和回流的市场沟通,从而发展一个活跃和成熟的回购市场,包括香港外汇基金和政府债券都应被纳入到合格抵押品的范围内,以增加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编辑 于晓娜)
作者:江家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