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实施还远着呢。”11月19日,一家山东拟上市公司董秘如是回复本报关于对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看法,“我们仍处在落实反馈意见阶段。”
但不管怎样,备受关注的IPO注册制离A股市场已越来越近。
“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 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此评论称。
“推进IPO发行注册制,说明了这是方向。实行注册制,可以减少审批,也就减少了寻租空间。同时意味着信息公开披露将成为审核重点。监管层也将更加重视事后监查。”上海某券商投行部一位副总表示。
尽管对注册制成为A股未来改革的大方向均表示赞同,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包括券商投行保荐人以及公募、私募界人士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注册制并不会很快推出。这也被视为是近日A股未受“注册制”冲击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注册制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深刻变革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市场各方应做好准备
受访者普遍认为,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贯穿在市场各个层面的配套改革中;以目前的A股市场状况,尚不具备迅速推出注册制的条件。
深圳一家著名阳光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起码要等市场稳定下来。自2008年到现在,投资者信心一直没有真正恢复过,若是现在推行注册制,新股大批量上市,对市场构成的打击将是难以承受的。
不过,他亦认为,目前,监管部门朝着注册制方向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和配套改革是必要的。包括监管部门需提高监管能力;制定严格的欺诈上市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退市制度等。
身处IPO业务第一线的券商投行人士对此也颇为认同。
南方某大型券商投行部的一位资深保荐人就表示,现在推行IPO注册制难度较大,“在没有买者自负理念的市场环境和没有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做保障的制度环境下,贸然实施注册制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必须承认,目前无论是中介机构,还是机构等各类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地都缺乏非常正确地、合理地评断,且投资理念也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注册制,欺诈上市不排除会更加突出,这就需要证监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在其看来,一旦发现欺诈上市,类似绿大地、万福生科之类的公司必须立即退市,并由发行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中介机构等相关责任人也需严厉追究责任,而非现在这样简单罚款,最严重也不过禁止从业资格而已。
“注册制是相信你是好人,一旦出了事,我让你负责到底。可是我们现在的惩处机制完全做不到这点。”上海一家中小券商的投行负责人对此坦言。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也表示,不主张从核准制一步过渡到注册制。他说,太快变成注册制不适合中国市场,美国实施注册制也是有前提的,包括强大的诉讼文化、占比大的理性机构投资者、严格的事后惩罚等,目前,这些条件我国市场都未完全具备。
市场影响深远
注册制不仅是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的改革,它将对整个股市,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构成变革性影响。而从短期来看,推出注册制的预期则主要是从心理层面引导市场,同时将悄然改变市场上一些不健康的投资逻辑。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推行注册制后,原有炒概念、追热点、制造重组噱头等投机性的理念将逐步回归到价值投资上来。
盈峰资本股权与另类投资部的首席投资官吕丹告诉记者,从创投角度而言,有利方面是将使股权投资的流动性变好,市场化加强,投资的周期也将有效缩短,但一、二级市场差价会缩小,这要求创投对所投资的准上市公司质地要把握得更严格一些。
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则从投资者的角度指出,注册制推出后,“壳资源”贬值,那些垃圾股必然逐渐退出舞台;而反之,市场更强调估值,好的公司越来越多,企业自身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质地。
而注册制对于券商的保荐人和承销商角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长江证券的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其实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企业的上市文件都要在公开发行前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推行注册制后,他们的工作并非减轻,不是简单备案,反而是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同时,对券商承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注册制实行后,投行的定位或也将面临改变。到那个时候,投行看中的将是项目承揽能力与销售能力。是否能找到好项目以及是否有能力将其销售出去。”前述上海投行副总认为。而保代最为关心的薪酬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对于企业来说,即便实行IPO注册制,也并非想上就能上。“投行将真正开始挑选企业,能否卖得掉、卖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关键。”前述保荐人指出,而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等多种选择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作用。(编辑 卜坚)
作者:王丹 张小蓓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