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市场上有更多的参与者,自由竞争而非巨头垄断时,放开政府价格管制将水到渠成,束缚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机制问题才能最终理顺。
12月2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天然气销售定 价标准较之前调高26%。
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蹿升至28.9%。与此同时,进口天然气价格接连上涨,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现象日益严重,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主要进口企业连年喊亏。
以中石油为例,公司财报显示,2012年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际亏损21.1亿元,其中自去年开始进口中亚天然气及LNG陷入巨额亏损,共计亏损419亿元;今年一季度,进口天然气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44.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超过40%。价格背离影响了供给端,但需求端却因为能源结构调整而出现井喷,“气荒”压力一年超过一年。
考虑到7月份发改委出台的天然气价改方案中,只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没调整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而本次财政部调高的天然气销售定价,属于中石油、中海油系统内部的结算价格,对下游用户不产生影响。
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提高天然气售价,或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增加进口、缓解气荒的一个信号。政策实施后,中石油、中海油等进口企业有望减少亏损甚至转为盈利,有助于提高进口企业的积极性,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稳定。
被动提价以保障天然气供应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长期以来,天然气价格为国家发改委调控和公布,市场化定价一直是石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目标,但是定价机制却始终曲折前行,脱离不了被调控的阴影。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能源价改市场化全面提速。而监管部门也曾多次表示,“成品油价格、天然气气源价格今后将完全由市场决定”,但从改革力度最大的成品油价格来看,依然远远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而密切关系民生的天然气价格若要实现市场定价,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市场定价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充分有效竞争的市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能源市场,并不存在市场竞争定价的基础。几大央企掌控着石油、天然气、电力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就天然气来说,国有石油巨头独占着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权,在这样的现状下,放开政府管制让市场竞争定价,不仅是不现实的,还是非常危险的。居于市场优势地位的掌控者,很容易就联合起来形成垄断价格,消费者的利益将会被严重忽视。
因此,天然气价格放开的重点仍然是打破垄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生产主体的放开,实行多元化供气;第二是渠道开放,管网建设引入第三方。只有当市场上有更多的参与者,自由竞争而非巨头垄断时,放开政府价格管制将水到渠成,束缚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机制问题才能最终理顺。
王莹(财经评论人)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