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沈建光 12月8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再次出现了一波升值行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汇改以来高点。人民币短期强劲升值究竟是由何原因所致?此轮短期升值是否开启了又一轮中长期升值趋势?
短期看,人民币确实有走高的态势,综合当前海内外的最新情况分析,至少以下三点可以解释短期走强的态势。
第一,中国出口增速加快,贸易顺差超出预期。此次人民币升值之际恰逢11月海关总署贸易公布之时。数据显示,受欧美经济利好影响,11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2.7%,较上月提升7.1 个百分点,大幅高于市场早前预期。而相对来讲,进口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5.3%,较10月回落了2.3 个百分点。出口大幅提升导致当月顺差额达到338 亿美元,创全年最高水平,贸易盈余增加为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
第二,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全方位改革方案超出海外投资者预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改革力度以及经济基本面长期维持较高增速的乐观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不仅仅反应在人民币升值方面,从近一个阶段海内外中资股普遍走强同样可见端倪。具体来看,海外投资者看好未来中国经济与股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执行力加强有利于为经济领域改革创造稳定条件。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或有助于防止改革落入停滞不前的困境;二是对市场作用的强化以及反腐持续深入或将改变国进民退的局面,引发新一轮“官员下海潮”,有助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与优质的民营企业;三是国企改革超出预期,更多中国淡马锡呼之欲出;四是改革立足于“以人为本”,土地改革超出预期,且与财税改革、户籍改革相结合,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释放巨大消费潜力;五是金融改革加快推进,特别是资本管制开放亦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第三,全球流动性依然宽松,而中国央行已经在控制信贷,利率节节攀升。美国量化放松退出即便启动,首先也是缩减购债额度的逐步温和退出模式,短期内对资金面的冲击有限。可以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经济数据已有明显好转,包括三季度GDP上调,非农就业数据强劲增长、制造业显著回升、个人收入支出增长高于预期拉动消费,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较为稳健等等,整体来看,美国经济与就业数据好转或将启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的时间表提前,预计最早美联储会于12月启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但即便如此,退出也是渐进式的,即短期体现在缩减购债额度方面,对资金面的影响不宜高估。
如上述所言,海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可以为当前人民币出现升值行情做以解释。但从中长期来看,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单边升值的态势不会长期持续,正是人民币加大双向浮动的好时机。
中长期来看,不支持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原因包括当前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已比以往年度大幅减少,近几年贸易条件明显下滑,以及国内刘易斯拐点之后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等等。虽然短期出口增长超预期,但广交会订单的下滑以及中小出口商普遍面临的困难很难支持人民币继续升值。
自从2005年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升值较已然较多,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还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都升值了30%以上,不支持仍有大幅升值空间的结论。当然,考虑到本届政府推动金融改革与汇率市场化的决心以及中国经济复苏态势的确认,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可能性同样较小。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是大概率事件,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会突破6。
人民币走向市场化的浮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考虑本届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推动快于预期,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央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利率市场化,央行发布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意见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先试先行等等,都显示决策层推动金融改革的决心十分坚定。决策层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这除了要求市场化的利率,资本项目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以外,汇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并形成市场化机制同样必不可少。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央行极有可能借此时机顺势而为,加大双向浮动的同时适时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进而加速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作者为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