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
本报记者 包慧 上海报道
12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顾敏已提出辞职。顾敏对记者表示,辞职是个人原因,“连续冲刺了接近20年,希望休息一下。下步去向是回家歇着,陪太太到处去玩。”
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当 日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复称:“顾敏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公司尊重个人的选择并感谢其对平安多年的贡献,顾敏将继续担任平安集团的董事职务。顾敏工作主要由新任职集团首席运行官陈心颖负责,部分由其他的执行官分工负责。”
几乎与顾敏同期离开的,是平安健康险首席执行官陆敏,接替陆敏职位的则是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涛。对于“造血”功能较强的中国平安而言,负责创新业务的顾敏离职,对集团影响不会太大。
历史总是惊人的类似,2000年追随张子欣从麦肯锡“转会”至平安的几位高管,至此几近全部离开。但顾敏的继任者,依然出自麦肯锡。据中国平安介绍,陈心颖2013年1月加入平安,之前也曾是麦肯锡公司合伙人。
同样都是香港人的顾敏辞职理由和张子欣“解甲归田”原因如出一辙,张子欣当年称,经历了多年紧张且忙碌的职场生活后,希望能够提前退休,开启人生另一阶段,未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
但无论如何,对于年仅39岁的顾敏而言,提前“退休”似乎太早了一点。
“麦肯锡”时代终结?
在平安工作十余年的常务副总经理顾敏,毫无征兆的提出辞职,虽然他在个人声明中表示是出于“个人原因”,却仍然引来业界的一片嗟叹和诸多猜测。
从业内人士的解读来看,顾敏的离去不仅是“功成身退”,或代表平安“麦肯锡”时代的终结,本土高管全面掌权时代的来临。“这符合平安的一般规律。”一位平安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2007年,刚收购深圳商业银行不久,马明哲空降了十余名外籍高管团队,而在新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整合完成后,这些外籍高管毫无悬念的全部“大换血”。
作为平安重要“外脑”的麦肯锡,1997年就与平安签订合作协议,而当时作为麦肯锡平安咨询项目首席顾问的张子欣,更是在5年后被邀请到平安担任集团总经理。2004年,随着“亚洲保险教父”梁家驹进场担任平安寿险董事长,平安高管人才的国际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推行国际化数年后,中国平安的用人策略悄然转变,高管本土化趋势日盛。
本土派崛起的转折点在2010年。时任平安集团总经理的港籍高管张子欣宣布提前退休,中国平安用自己培养的新生代领导任汇川取而代之。此前,任汇川刚接管另一名香港职业经理人梁家驹的职位,升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短短数月,两名港籍高管引退,一名本土干部连下两城。外界评论一致认为,这显示平安的用人策略已由注重海外军团调整为培养本土化人才。
2012年2月,中国平安宣布原平安人寿总经理丁当取代李源祥出任平安人寿董事长。丁当是继任汇川之后,中国平安重用的又一个本土高管。随着两大“外脑”张子欣、梁家驹的引退,中国平安本土化人才次第上位。
“外资、外体、外脑”策略曾是平安过去20年高速发展的法宝。一度在中国平安排名前100位的高管中,有61位来自海外,除了张子欣、梁家驹外,还包括前首席运营官汤美娟、前总精算师斯蒂芬·迈尔等。
对于这种转变,早已现端倪,马明哲在内部讲话中曾提到:“人才国际化并不仅仅指引进海外的"洋猫",更主要的是要落脚在"土猫"的成长上。人才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本土人才的国际化。”
“用他们(外籍人才)来培养本土人才,通过传帮带、轮岗等多种方式,把我们重点培养人才交给他们来带,最终带动本土人才的成长。”马明哲曾说。
而现在,或许到了平安收获的季节。
创新业务影响较小
顾敏在平安的十余年中,这位年轻的高管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领衔搭建了被誉为平安运营“心脏”的张江后援中心;另一件则是为平安建立了强大的电话销售体系。
1974年出生的顾敏,1996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麦肯锡。一直到2000年,他追随张子欣一起转会至平安。1997年麦肯锡派来做平安咨询项目的核心团队后来都变成了平安的员工。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马明哲说服了项目负责人张子欣加盟,张子欣再说服其他人。彼时,张子欣首先是担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吴岳翰担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执行官,罗世礼是首席信息执行官,而顾敏担任平安集团总经理助理。
长时间负责创新业务的顾敏突然离职,是否会对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战略造成负面影响?多位平安集团高管认为,顾敏离职的影响甚小,因为在推动整个集团科技引领金融的创新战略中,核心灵魂还是马明哲;在具体执行层面,顾敏所负责的创新板块本身都有各自的负责人,比如金科的吴世雄、陆金所的计葵生,平安付的王洁凤等。
一位平安集团的中层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平安“造血”的能力很强,管理、组织、团队高度统一严密,历史上流失骨干人员不计其数,但几乎都未曾对集团产生负面影响。(编辑 马春园)
作者:包慧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