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资金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价格也就是利率更应该由市场决定。利率市场化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会长夏平分析当前形势说:“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不断地颠覆着传统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也深刻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强劲势头更是受到广泛的关注。众多企业纷纷潜入互联网时代。”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4.64亿,占网民总数的78.5%。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在今年8月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推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数以亿计的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生活、工作、交友,这些崭新的行为亦变换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
夏平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真正的胜利在于它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对于金融业的渗透在中国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重要的原因在于银行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一类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没有形成特色化、差异化,不能完全满足大部分的金融需求。因此,互联网金融以它独有的方便、快捷,能提供当前行业不能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满足了老百姓、小微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夏平说:“互联网的突起倒逼着银行的转型,各家银行也开始加紧布局,开始探索和尝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业态也在出现,互联网相继推进市场。”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浪潮下,这已经成为银行业共同的课题。夏平表示,完成这个课题必须要解决好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要培养互联网思维。第二,要获取大数据的红利。
他认为,对现在的银行而言,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思维,互联网企业最基本的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平等、共赢,就是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互联网的最大改变是在于规模的再造,以及运营模式的颠覆。银行业必须以互联网的思维去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抓住客户的心理。
据麦肯锡的调研分析:只要利用现有的资料就可以把贷款的份额增加一倍,贷款损失可以减少四分之一。因此,银行必须要在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同时,来扩大数据来源,并以此开放创新,提升服务。
国人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不够辩证
而提及目前处在风头浪尖上的互联网金融,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快人快语,直言:国人在看一些问题的时候容易偏激,把辩证的观点丢掉了,不全面地看问题,要不认为一个东西好就好的不能再好了,要不就认为一个东西不好、一无是处,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也是如此。
杨再平表示,他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从2005、2006年左右就开始了,2009年还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中国银行业的网络化生存》的文章,当时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那么热,但如今这个话题已经是热的不能再热了。
“(这个话题)曾经不引起注意,但引起注意后大家却又容易丢掉辩证的观察方法看问题”,杨再平表示,随潮流忽冷忽热地看互联网金融,观点会比较容易偏激。
杨再平认为,首先互联网跟金融就是一对矛盾,互联网对金融来说是一个挑战,金融业有几个词形容互联网:不速之客、抢食者,互联网可能取代商业银行,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但金融如果不去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就死定了。两者既是对立,又相互包容。
“线上和线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取代另一方,或者吃掉另一方,是不对的。所以我强调互联网虚拟的网点、网络或者体系与传统金融实质的,或者物理的网点、网络体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杨再平:“如果没有线下是不可能的。”
杨再平举例说,2005年的时候,互联网金融或者互联网银行业务的成本,与传统银行的成本之比是1:16到1:6,同样办一个业务有的是十六分之一就可以了,有的是六分之一就可以了。
同时,他也认为,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便捷、方便,但只讲方便快捷,不注重安全,也是很难做下去的,“我们看得见互联网金融的利好,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