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新股配售方式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网下发行的股票,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选择投资者进行配售。
证监会批文还未发出,过会项目已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研究新规、制定打新初步战略、沟通主承销商、设计打新产品,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最近夜以继日的事情。
“这次打新是一场开卷考试,83家企业的名单、券商与保代、中介机构、企业资料都可查到。如果开卷考试也能考差,这说不过去”,华南地区一名私募人士表示。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新规下,投行话语权越来越大,买方机构竞争愈演愈烈。
私募开拼
“私募在现阶段表现得更积极一些”,对于买方机构竞争局面,一名华南保代评价道。
“明年1月份形势应该很好,我们公司一致认为打新很有市场,想争取在今年12月推出基金产品”,华南从事私募的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
一名广州私募人士对此表示认同,“新股肯定能赚钱,不会一开盘就跌。网上网下的投资者积蓄已久,热情度很高。但大家盲目性也很强,很多人抱着"抢到就好"的心态。”
“我们资金量大,有投资压力,目前市场上的实体经济不是理想投资对象,打新盈利模式相对不错。此次为第一次打新,不妨一试”,李先生表示。
然而,当李先生所在的投资公司决定参与打新后,眼下面临的,则是新股申购的红海。
“抢项目非常激烈,各方机构投资者都在抢”,一名北京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项目资源都掌握在券商手上。“项目不容易联络到,但是券商与保代比较好找,资料都在证监会公示”,李先生说。
“我们会打电话给分管投行的副总裁,问他们手上有多少个项目,由他们评价哪些项目不错,再把投行老总约出来吃两顿饭,就能大致掌握项目的情况”。
李先生目前正在与华北一家券商接洽。
然而,做到这一步的私募机构,数量不在话下。接下来开始拼的是“关系”。
“任何一家有名气的PE机构,都一定曾经成功推动项目上市。如此一来,PE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关系都很好,这成为拼"谁家与券商关系硬"的重要铺垫”,李先生介绍道。
“我们发动所有资源通过券商找项目。11月研究打新股是否有利可图,再把具体的信息告诉投资人,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观念、策略、募集资金的方式,任何概念的诞生都可以筹钱。目前成立专门打新的基金,具体的产品设计还在研究阶段。”
据悉,从容投资和众禄投资等多家私募机构计划短期内推出打新产品;和聚投资与新价值公司考虑把旧产品参与新股发行。
对于产品细节部分,各家私募机构表示,还在做详细测算,不方便透露。
小机构之殇
除私募以外,基金公司、券商自营与资管部门都在蠢蠢欲动。然而相较大型买方机构,中小规模型机构在争抢蛋糕时,“竞争力”略显不够。
长三角一家小型券商自营部门最近在犯难。
“现在,我们主要对过会项目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习深交所的规则,测算一下我们在网下和网上的中签可能”,该自营部负责人王总(化名)表示。
其告诉记者,挑选项目时,公司把行业前景作为重要考虑因素。“除招股说明书外,关于企业的资料很少,我们相信如果行业较景气,打新盈利不会出问题;我们同时参考二级市场同类上市公司的估值,这样就可以模糊定价”。
据悉,王总不久将到各家券商的研究所咨询,了解研究员的看法。“目前只是一些初略的想法,未来还会视情况做调整。”
其看好新股上市后的表现。“证监会希望尽量少出现超募情况,相对过去炒新,预计首批发行价格会比较合理,未来也会呈现上涨态势。”
尽管炒新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机构投资者打新的积极性仍然很高。王总表示,新规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主承销商主动权很大,机构投资者都在考虑“走关系”。
在初步与多家投行沟通后,王总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有关系较好的投行,我们会尝试沟通。但实际上看,对方需要利益交换,没有的话凭交情也是不行。这种利益交换,即双方投行项目未来有合作的可能。”
其表示,因为自家投行无资源可换,所以打新不会太依赖“关系”。在报价时,会按照自营部的定价水平去定,“不要刻意为了拿到票而抬高价格。”
华南一家大型券商保代表示,对于小型机构投资者,因为没有资金优势,所以难以进入投行自主配售圈内。若想在询价对象中“脱颖而出”,只能看与券商合作的可能性。
投行青睐长期合作
“现在是机构投资者密切联系保荐机构的时候”,上述华南保代表示。“这周证券业协会对询价环节做具体安排,下周券商将陆续开展工作。”
对于询价机构类型,该保代表示,券商并不感冒私募基金,主要选择公募和个人投资者。
“报价以及合作方面,私募不是很理想的对象。比如在报价阶段,私募都是搭便车的心理;在券商其他业务中,私募不能给予太多的合作。”
在其看来,券商会选择可互利共赢、长期合作的投资人,促使双方合作更稳定,合作可能性更多,“这不再像以前为了打新而打新。”
北京一名投行人士也证实这一说法,即资本市场部目前联系的机构投资者,大多是过去合作对象。“很多机构都想打新,券商肯定选跟自己关系好的买方。”
多名机构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券商话语权比过去提升了不少,“大家都要捧着券商。”
“主承销商话语权非常大,除非一种情况,即主承销商把手上十多个项目同时发行,行业前景比较好的项目,会出现机构投资者扎堆申购现象,而其他新股却遇冷。这时投行就需要询价机构帮忙”,上述长三角券商自营部王总说。
据其分析,这种情况会形成小范围的客户群体,如战略合作客户。“投行可能会设置条件,使得机构投资者在打新时更容易拿到新股,但前提是买方要帮投行承销一些热度不高的股票。这也是利益交换,将来有可能会出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