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12月25日电(记者萧海川、张志龙)“每天能接到20多个各大奶企、各地奶贩子的抢奶电话。”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家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忠跟记者“抱怨”说。
今年7、8月份以来,国内乳制品纷纷提价,涉及几乎所有牛奶品牌。加上进入12月份后的新一波涨价潮,乳企涨价幅度为10%—25%。而所有乳企都把涨价原因归结为原料奶价格的大幅上涨。
“我养了20多年奶牛,今年原料奶价格确实是最高的,一公斤原奶能卖到5元,去年这个时候才3元。”王德忠说。
作为奶牛养殖的行家里手,王德忠把这些年原奶价格的起落,都装进了脑子里:“2009年至2011年,价格约在2.5元—2.6元/公斤;再往前推,2003年到2008年,一公斤就只有2块多钱。这些年也涨价,但一年一公斤原奶也就涨个几毛钱。”
对于记者“今年能否大赚一笔”的提问,王德忠摇着头说:“其实不过比去年多赚了两成多。毕竟饲料费、人工费也是一年年见涨,大头的钱都被中间商赚去了。”
王德忠说,“这么多年,原奶涨价跌钱都习惯了。淡季的时候原奶卖不出去,我们也是转着圈打电话找买主,实在卖不出去就倒掉。”在王德忠看来,奶价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太正常,他期望着一个稳定的收益。
山东滨州邹平仁马牧场负责人王猛告诉记者,罕见的高奶价,更像一个发展节点。2008年奶业危机之后,提高奶品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奶牛养殖业已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讲求技术与管理的行业,普通散户在慢慢退出这个市场,奶源逐渐紧缺。
多年来,作为奶品产业链的源头,王德忠、王猛们承担了不少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与疾病风险。“很弱势,签了订单,只能给固定乳企客户供奶,价格也是对方说了算。但遇到淡季,企业说不要你的奶,随便找个检测项目就拒绝了,甚至是口味。”
“国外有些国家模式挺好,奶农和企业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不是我们这样,要么你求着我,要么我求着你。”王德忠说。
作者:萧海川 张志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