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绿色崛起,才能建设美好永泰。如果只强调发展崛起,不保护青山绿水,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建设美好永泰就是一句空话。”福建省永泰县县长李新贤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永泰",是永泰县主动融入海西、推动居后赶超的战略需要,也是立足县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现实抉择。
生态立县谋发展
2012年元旦,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来永泰县调研时指出“永泰具有不可比拟的生态优势。”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72.6%,素有“福州后花园”“天然氧吧”之誉。
永泰县按照“创新理念、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壮大李梅、油茶、蔬菜、食用菌、茶叶等五大特色农业,带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在立足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永泰抓住国家能源调整的机遇,加快大樟溪流域开发,力争建成绿色能源强县。
大樟溪发源于德化戴云山脉,全长234公里,年径流量达44亿立方米,是闽江中下游最大支流,其中永泰境内长127公里,可供开发电力理论蕴藏量88.84万千瓦,规划开发装机容量51.8万千瓦。
今年6月,永泰县赤锡乡界竹口水电站投产发电,年发电量可达近2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省、市的用电压力,增加了地方财税收入。
同时,由于大樟溪水质好,目前已列入福州第三战略水源地,成为平潭综合试验区、闽侯、福清、长乐等县(市)的重要规划水源地。2012年,永泰引进福建水务、福州水务公司建设总投资63亿元的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
不过,就福建全省来说,永泰县域经济发展还处于一般发展水平。李新贤坦言:“我们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再不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就有可能被甩到全省倒数几位的尴尬境地。”
在新的征程上,永泰县确立的发展主题是“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永泰”。以永泰县葛岭镇为例。葛岭地处永泰东部,工业落后,因此基本没有遭受污染,生态环境优越。
目前,葛岭镇规划定位为“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风情小镇,宜居乐业的福州后花园”,通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选择了一条高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生态立县,永泰县初步培育形成以旅游业、水电业等为主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并形成一定规模、取得较好成效。
跳出传统抓旅游
永泰县山清水秀,人文、自然景观极多。目前,永泰县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着力提升“一山一水一古镇”旅游品牌知名度。
“一山”,指突出大青云山观念。把全县所有的生态山水景区整合起来,争创国家5A级景区,共同打造“青云山”品牌,使游客进入永泰即进入“青云山”。
“一水”,指做活水的文章。依托丰富的温泉和大樟溪优质水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做足“亲水”、“金汤”文章,打造“百里大樟溪旅游带”品牌。
“一镇”,指打响文化名镇品牌。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永泰县嵩口镇品牌效应,依托古民居群和永泰厚重的历史文化、武术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打造永泰文化旅游品牌。
“跳出传统抓旅游,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在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永泰县县长李新贤表示“我们聘请了国内优秀规划设计机构修编《永泰旅游总体规划》和现有已建景区的总体规划,加速编制已建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规划,形成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
李新贤还透露,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达60.6亿元的樱花泉国际生态温泉旅游区和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力争把永泰打造成海西乃至国内一流的温泉休闲旅游目的地。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永泰县共接待游客248万人次,是1996年的32倍;旅游收入由1996年的100多万元跃增至7.24亿元。
推进小城镇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推进小城镇建设,永泰县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永泰县县长李新贤向记者介绍:“坚持因地制宜,一乡一策,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永泰县着力构建“五大板块”:城区板块、大樟溪上游板块、东部板块、西山板块和北部板块。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是现代城镇发展的方向。永泰县着力把城区和塘前、葛岭、丹云三个近郊乡镇作为特色宜居城镇来打造。其中,葛岭镇是永泰唯一一个示范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纳入福州市区“十二五”规划范围。葛岭作为西轴永泰的门户,处于福州半小时经济圈,将最先承接福州市产业尤其是旅游、房地产业的外推。葛岭当前各类项目总计33个,计划投资超过600亿元,在永泰全县重点项目中占了半壁江山。
永泰坚持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李新贤表示,“城镇化率力争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55%以上。”
化解土地与人才难题
近些年来,永泰县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预计到“十二五”末城区人口达到10至12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以上。
与全国各地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区县一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永泰县用地需求量愈来愈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李新贤告诉记者:“受宏观政策影响,用地指标缺口大,造成一批产业项目难以及时推进。”
面对平衡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永泰县积极应对,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一方面,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另一方面,做好大樟溪两岸、公路沿线土地收储,搞好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此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匮乏,是我国县域经济实现跨越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受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的限制,加上靠近省城福州,近几年永泰县人才外流严重,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为此,永泰县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过实施效果还有待后续观察。
谈到这些问题与挑战时,李新贤表示:“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没有退路,务必自加压力,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奋力突破。”
作者:王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