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百货大楼外貌。 金涛 摄
中新网太原1月4日电(金涛) 解放百货大楼曾是山西太原一家大型国营商场,在六、七十年代与另一家国营商场五一百货大楼占据着当时太原商业贸易圈的主导地位。如今,它已从曾经老百姓购物首选的大型国营商场转型为股份制商场,商品种类也日趋缩减。在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及电商、超市等新兴产业兴起的时代下,曾经辉煌一时的国营商场正在面临新的挑战。
1958年10月1日,太原解放百货大楼开门迎客。在计划经济的带动下,成为六、七十年代山西省太原市名列前茅的百货大楼,种类繁多的商品、周到的服务、良好的口碑让其效益不断增长,成为家喻户晓的综合商场,住在郊区的民众甚至会把逛解放百货大楼视为奢侈的“进城”。
生于70年代的张建明,对百货大楼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小时候我家离解放百货大楼就隔两条街,每逢过年过节那里会被选购商品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在那个时代,百货大楼就是老百姓心中购买商品的第一选择。”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个体商户、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得计划经济时期繁盛的国营企业陷入困惑和危机之中。当时的解放百货大楼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买东西首选百货大楼。改革开放后,许多民营商场拔地而起,老百姓选择面更广了。面对更加开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残酷的同质化竞争,百货大楼渐渐走上下坡路。1997年,解放百货大楼进行股份制改革,原有职工身份也由职工变为股东,并随之放弃了部分弱势商品,将顾客定位在中老年。”太原解放百货大楼总经理杨永丽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高端百货商场的出现以及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大量涌现,使得百货大楼的客源不断流失。与此同时,百货大楼在经营成本、经销模式、盈利空间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商的横空出世更是将市场竞争带入到一个更加激烈的程度。数据显示,2013年淘宝天猫“双十一”销售额突破350亿元人民币。
杨永丽坦言,面对新的市场竞争,解放大楼将目标群锁定在时间相对充裕的中老年顾客上,并研究调查老年顾客的购买期望值,把商品利润控制在合理适中的区间。经常光顾解放百货大楼的王建国老人说:“解放百货大楼和其他商场的商品档次没什么大差别,是这里细微周到的人性化服务让我们成为老主顾。”
生于90年代的李冬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百货大楼”对于他来说显得十分陌生。“我没有去过百货大楼,平时买东西都是去超市或者从网上购物。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空闲时间少,没有时间去一家一家地挑选商品,网上购物是我们同龄人购物的第一选择。”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卫虎林认为,在现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品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加上近年来网购热潮的兴起,使得百货商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想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性化的服务和准确的顾客定位,在赢得口碑、吸引顾客和创造利润方面显得愈加重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