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底线:奋起直追不要“缘木求鱼”
2013年12月14日上午11时15分,北京飞抵贵阳HU7189次航班降落在龙洞堡国际机场,乘坐这趟航班的王旭第一个走出舱门,幸运地成为龙洞堡国际机场第1000万名旅客。至此,贵阳机场正式跻身国内千万级大型繁忙机场行列。
2013年,贵州刷新了多项经济数据和指标,这个西部“经济洼地”开始进入“起飞”状态。
据统计,2013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7%,突破8000亿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3.2%,比2012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为历年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或前列。继2012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之后,2013年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指标均突破万亿元。
“尽管基数较低,但这么多经济指标增速排位持续靠前,极大地提振了贵州的信心和士气。”贵州省政府认为,对贵州来说,贫困落后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贵州正处于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期和改革攻坚期,这个阶段只能“加速”、不能“失速”,必须守住“发展底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贵州省委提出,守牢发展底线,就要努力保持一个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以往的速度,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要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守住生态底线:“美丽家园”拒绝“竭泽而渔”
2013年12月15日下午,贵州富士康示范工厂举行投产仪式,此举更成为贵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符号”。
素有“江南煤海”“中国磷都”之称的贵州,向来以丰富的资源吸引海内外客商,用廉价的资源换发展,有经济增长率,却改变不了“傻、大、黑、粗”的低端产业结构。但随着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一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志性、引领性项目集中落地,外界开始对贵州“刮目相看”。
“投资贵州正当其时,现在才是起点,好戏还在后面!”2013年,贵州马不停蹄地开展了长三角、珠三角、北京、香港、台湾等系列招商和万亿投资项目千次推介对接活动。每到一处贵州省领导都向客商推介当前投资贵州的“五重红利”: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这些红利不断叠加,正逐步释放出投资潜力和发展能量。
在环保、节能、高科技项目不断落地的同时,2013年,贵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千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宝贵、最富竞争力、也最具潜力的战略资源。2013年贵州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打破发展“僵局”:“关键一招”释放改革“红利”
前不久,深圳客商唐云来贵州投资,在贵安新区办理执照时,一项不需第三方出具验资证明,只需银行提供入资支付凭证的规定,让他节省了至少1万元的验资费用。“这是最省时、省事的一次投资经历。”唐云感慨地说。
办事拖沓、软环境差,“凡事慢三拍”曾是不少外来投资者眼中的“贵州印象”,因此也让一些发展机遇与贵州擦肩而过。面对这种局面,贵州掀起了一场“效能革命”,集中整治“冷硬横推拖”“吃拿卡要报”等问题,深入减政、减支、减负。
2013年,贵州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29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到29项,行政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行政事业性收入减少到69项,为27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44.9亿元。
以开放倒逼改革,是当前最有效最有力的改革动力,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抓住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机遇,形成“倒逼机制”:一是拉动机制,让外来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改变原有体制机制;二是跟随机制,跟着引进的先进企业学习,从学着干、跟着干、最后变成自己干,减少改革成本、少走弯路;三是追撵机制,引入有实力的外来企业增强本地企业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追撵着他们深化改革,从而激活源头活水,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局面。
作者:王念 王丽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