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如果说城里人迁移到农村因此就得严格禁止,就是‘逆城镇化”。那非常像在为高房价圈人了,就像当年政府打击盲流是限制人的自由流动一样,不让城里人迁往农村,也是限制了人的自由。
本来现在是在年前,专栏不兴发牢骚,明摆着大家都在喜气洋洋过春节,偏有跳出来说酸话的,不煞风景?
不过,有关民生,还是不得不说。
我毕业后工作的这些年,在某种程度上是进城农民被城市接受的时代。最早,进城农民被称为“盲流”,而且是上了很多报纸版面、政府发言的,当时,国内社会以国企为主体,政府计划了一切,进城农民只是在计划边缘之处找口饭吃。
但是计划其实很有漏洞,计划的边缘之处造就了很多人挣了大钱,而且当人们习惯了进城农民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之后,发现其实城市的生活逐步地少不了他们了。突出的表现,是春节进城务工农民都回家了,本地人会发现,吃早点要走老远了,身边的杂货铺也五成里关了四成,总之一句话,生活极不方便了。
所以最初带有骂人意味的“盲流”这个词儿,慢慢地变得柔和起来,先是变成“民工”,再变成“进城务工者”,最后因为学校的很多毕业生也主动流动起来,不肯受户口的约束,因此称呼的口径索性就一锅烩,把没户口,不具备常住资格的人称为“外来人口”、“X漂”。
要说当时中国从政府到社会,充满了岐视和偏见也许过份,但要说没有市场经济的意识,是肯定的。市场经济,人的流动是常态,而背后就是寻找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无论是卖早点,开杂货铺,或者是扫大街,也无论政府把这些人定义为“盲流”、“民工”或者是“新XX人”。只要人们找到了供需不平衡,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能养活他们,怎样定义其实都没用。
这是推动中国经济之前前行的城市化运动。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城市化运动造就了高房价,进而养出了一个个肥得流油的地方政府的缘故,似乎现在“城市化”又成了政府抱住不放的救命稻草。反正,前两天听到某政府官员说,要严格禁止城里人到农村去买宅基地盖房,并把这一行为定义成为“逆城镇化”时,我的心里极其反感,似乎又听到了当年对进城农民“盲流”的称谓。
“盲流”为什么会变成“X漂”?因为这个现象背后,是人民的自由迁移权。当初政府错误地把十亿人当中的八亿圈在农村,搞得相当一部分人吃不饱。最初到城里来谋生者当中,有很大一批在农村都是剩余劳动力,政府打击过他们,岐视过他们。最后,还不得认错,把户口给他们,让他们可以来买城里的房子。
而现在,城里的房价如此之高,社会公众当中的一批人为了住得舒服一些,避开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到农村去买块地,买个房。为什么要“严格禁止”呢?怎么就逆了城镇化呢?就算是要严格禁止,社会上同样类似的小产权房,出世已经十几年,政府“严格禁止”多次,小产权房绝迹了吗?
现在,我们的中央政府已经正式把市场经济,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而所谓的市场经济,背后就是人的自由选择权。很多人都知道,没有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只有一种途径可以得到人们需要的商品,就是垄断。同样,有很多人也知道,政府在地产市场上是有利益的,因为土地就是政府垄断出售的。
所以,严格禁止城里人到农村买房之说,究竟背后是为了城镇化,还是为了保证政府在土地经济上的垄断利益,大可商榷。要中国发展城镇化,城镇要增强对人的吸引力,让公众在进入城镇时得到好处。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在发展。
但如果说城里人迁移到农村因此就得严格禁止,就是‘逆城镇化”。那非常像在为高房价圈人了,就像当年政府打击盲流是限制人的自由流动一样,不让城里人迁往农村,也是限制了人的自由。
(作者系财经作家)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