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专访地铁高管:2元票价在伤害市民

来源:财经网 作者:陈君
  【《财经网》记者 陈君】

  编者按:多年以来,北京市公共交通的低票价,都被北京市许多官员和市民引以为豪。然而,这种政府主导的定价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行政干预过多,财政补贴压力过大,扭曲市场价值规律,违背市场运行规则等,引发了许多争论。近期,官方放出的口风是高峰期要涨价。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业内人士怎么看待北京地铁的票价是否合理?北京地铁运营有无财政压力?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在北京地铁行业工作的管理人员林总(化名),请他谈谈不为大众所知的地铁故事和地铁运营的市场规则,以及吐一吐身在其中的酸、甜、苦、辣。

  上海北京比拼地铁里程造成浪费

  记者: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运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林总: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机制上比较复杂。它是一个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的机制,这跟其他城市和其他国家也都完全不一样。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京投公司")从市政府获得财政投入并筹集建设资金,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建管公司")负责建设,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下称"运营公司")负责运营。

  投资和建设是有期限的,而运营是有始无终的事。通常,一个城市只有一家运营公司,但是北京采取了特殊的模式。在2006年的时候,北京与香港铁路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二家运营公司就是现在的京港地铁公司,负责运营地铁4号线。4号线成为内地首条以"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这种模式又被称为公私合伙制。

  根据协议,京港地铁要负责4号线一部分的投资,参与一部分建设,然后再负责整体的经营,这个模式跟以往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的模式,又有一些交叉和混合。

  记者: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何采用这种混合式的公私合伙制运营模式?

  林总:地铁建设和运营需要巨大的投入。而引进公私合伙制运营模式,可以减轻一些北京市的财政负担。此后14号线和16号线,北京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也是在想缓解财政的压力。

  记者:除了缓解财政压力原因外,政府还有别的考虑吗?

  林总: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任何一个城市的政府想拿地铁当福利,时间久了,政府都会不堪重负。地铁的成本远高于公交,前几年,修一公里地铁五个亿(元),现在一公里十个亿(元)。

  最贵的东西其实不是在建设,建的话也就几百亿元就建完了,最贵的东西是在运营中的维护。现在一条城区线路上运营的车辆达到50列以上,光是车辆维修和备品、备件采购一年可能就要数亿元。

  记者:北京地铁线路的建设速度、整体规划科学吗?

  林总:北京早在1969年就开始有地铁1号线,80年代开通了八通线,2000年初开通了13号线,2007年开通了5号线。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才加快了地铁线路的投资、修建。地铁整体的运营线路满足不了巨大的乘客需求。这么多年,北京修了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之相比就欠账太多。等到要办奥运会了,发现人口激增,交通拥堵了,才重新再去推动,大跃进一样地推动轨道交通建设。

  上海的地铁起步远远晚于北京,但发展较为有序,而北京欠帐多年,使劲追,另一方面也在和上海拼哪个城市里程第一。就为了拼这东西,连规划都改了好几次,原来规划里程就是561公里,现在是660公里。就是为了这种比拼,2010年底北京一举开通了五条郊区线,显然是为了在里程数上更好看些,但是,郊区线与城里面路网的拉驳就很没有效率。比如,房山线,投入那么大的成本,起初两年每天客流万余人,太浪费。

  此外,地铁车票的定价模式也不科学。

  行政思维定票价不合理 财政补贴是笔糊涂账

  记者:北京地铁车票的定价模式存在着什么问题?

  林总:比如,北京为了办奥运会缓解路面交通压力,2007年就把地铁票价统一定为2元。这样就把原来规划设计中的许多定价模式给否定了。当时政府的这种统一定价,就是为了先去解决拥堵,不管其他的情况。

  2元票价,很快把乘客从地面上吸引到地下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行政干预方式,而不是市场化定价的方式。

  统一定价时,北京地铁的运营线路才100多公里,现在已经400多公里了。

  一任领导只管一任事,当时能快速解决拥堵,就降低票价,但没有整体、长远考虑预算、财政、投资、运营等方面一大套的东西。有人用一句简单的形容这种定价模式:“今天我蹲下来,明天再让别人站起来。”下一任领导接手时,原来的定价模式就成了大麻烦。负担不起,涨价又怕被骂,“票价很难站起来”。

  如果定价2元,规划就要把地铁修得大大的,就不是现在的六节车编组,可能需要八节车编组,就不是现在运营的B型车,可能需要变成A型车,A型车更大、更宽敞。现有的绝大多数线路都是六节车编组、B型车载客,不堪重负。

  记者:是的。乘客对票价很敏感。地铁投资、建设、运营成本那么高,现有的票价能收回成本吗?

  林总:你们可能在网上都能看到相关的报道,现有的票价肯定不能收回成本,不然就不会有财政补贴这一说了。2012年,轨道交通北京市财政补贴投入为36.9亿元。2013年,财政投入会更多一些。现在北京市财政压力大了,涨价的呼声就高起来了。

  记者:地铁涨价的新闻一出来,网上骂声一片,对一个外地户籍来京工作的人来说,交了很多税,却没有任何一个途径可以收回来,除非能在北京拿养老金。目前看,地铁补贴是上班族们能享受到的。现在连这一部分都不给了,那骂的声音就出来了。

  林总:从我们地铁人的角度来讲,用市场的观点去看这个事情的话,任何一个行业大家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则来去办理。很简单来看看,两元票价是不是市场规则呢?

  记者:肯定不是的。

  林总:全世界的地铁天经地义按里程收费,怎么可能是固定收费。先不管说涨不涨价,咱们先讨论一个道理,就是说地铁应不应该按里程收费?在全世界,可能只有平壤和北京是单一票价。如果把地铁纳入到了政府福利的范畴,政府有没有这个实力?我们认为地铁是一个纯粹的市场化的产物,地铁应该市场化的经营。

  市场化地去看待票制和票价的问题,香港地铁是每年都在涨价,因为CPI在涨,所以每年会调整价格。他们也会体现福利的一方面,在涨价的同时,会给老人更多的优惠,给学生更多的优惠。涨价肯定有人骂,但是涨价会征求公民的讨论、政府的批准,政府也会批,这就是一个市场机制。

  其实2元票价本身,我觉得是对市民的一大伤害。因为定价本身就不专业,不科学,表面上是一个惠民,表面上是给所有来首都的乘客占便宜,然后,老百姓纳税,财政再去补贴,就让地铁运营公司的账务变成了一笔糊涂账,财政补贴到底合不合理?应该补贴多少?没有人追究这个。到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老百姓要承担的。

  如果票价调整以后,对地铁客流的品质,客流的结构,方向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记者:地铁涨价后,对客流量有影响吗?

  林总:现在,每天的地铁乘客中的大概30%是非通勤人口,70%是通勤人口。客流的交通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真的是变1毛钱价格,客流都会变动很大。要涨1毛钱,有些在意成本的人,就不下地铁了,就去坐公交了。涨价要靠现有的数据,要靠常年的分析去定,不是随意的。我们的闸机很先进,有这个数据统计的功能。

  记者:有人说,北京地铁涨价会牵扯到政府维稳的问题,您怎么看?

  林总:北京地铁涨价的传闻好象已经变成一个政治事件。假如是开放了,大家就按照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来去定,成本算清楚,不是说要赚多少钱,至少不赔,未来的可行性,未来的人口数量等方面,按照交通本身的规律去计算,很有可能起步价至少是4块钱,市政府根本担不住,全北京会炸窝,又变成了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记者:如果总是行政思维在地铁涨价中起作用,乘客永远都不会满意的。

  林总:有个理论说,一个不被信任的政府,做出来的任何事,哪怕是件好事,也不会被人信任。北京市政府在其他层面,比如车辆摇号、房价调控、车辆限行等方面失掉了很多公信力。到现在,地铁要涨价,就变成很困难的事情。

  说到底,政府要真正按照市场化的机制来做涨价这件事,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不至于使涨价这件事发展为维稳事件

  记者:现行的票制模式、行政干预对你们地铁员工的工资收入、心态也会有影响吧?

  林总:北京地铁员工收入分成不同的层面,属于社会行业中比较普通的收入水平,比如说站务人员都差不多,三四千块钱。

  记者:比想象中的低。他们幸福感强吗?我看您是有点忧国忧民。

  林总:我已经老了,我觉得我是这样一个观点,其实我们可以选择职业,但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祖国。就说我们在这个国家,还是应该去为这个国家创造东西。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政府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放弃,或者是我们去逃离,那所有人都逃离的话,逃避的话,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任何的希望,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在这里一分钟,就尽我们的力量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政治、政府,我们无可左右,甚至我们有一天,我们也无可逃避,就是我们可能会,我经常会说,会殃及到每一个个人,现在表面上殃及到了你的生活,方便、便利、福利等等,但是很有可能还会有更深层次的伤害性的东西,很多很多的法治不健全,影响到了每一个人,但是没办法,那也只能够撞大运。

  就像狄更斯说的,我们在一个最差的年代,但是我们也在最好的年代。你要在一个时代里边你就要说一个时代的话,你就要去做一个时代的事情,你不能说我要选择一个时代,或选择一个国家,你没有这个权利,那还有更差的时代,还有战争的时代,还有"文革"的时代,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里面,就尽心尽力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为老百姓出行,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地铁商业经营损失严重

  记者:政府的干预给地铁公司带来过商业损失吗。

  林总:地铁里曾经卖报纸,很正常。发免费报纸也很正常,这也是一种乘客资讯。两年以前,有一个领导到地铁里来调查,突然以安全为理由,要求地铁全部禁报。第二天开始不让卖报纸了,所有的《京华时报》、《新京报》等等全禁了。后来报纸上讨论和争议了很久,才算恢复。

  地铁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很市场的事,领导就一句话,不管你后面的商业合同是怎么样的,他就一句话,你爱损失损失,跟他没关系,他喝他的酒,他吃他的肉。现实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只能够在这个现实之中生存。

  记者:您作为一个这行业资深人员,觉得地铁运营一个比较市场化的模型应该是什么样子?

  林总:很多人说,香港其实已经提供了这种模型,至少可以借鉴。历史上,香港其实曾经面临过比北京还要严重的交通问题。它的人口密度和面积方面的情况,比北京要恶劣得多。香港其实就在1970年代,下定决心去发展地铁,制定了一个长年的规划。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制定了这样一个模式,就是"地铁+物业"模式。这个模式运行的规律是,不断地由地铁建设来引导新的居住区的发展,即在比较偏僻的郊区,先把地铁修通,然后把商场盖起来,把楼盖起来,借此吸引居民到此居住。它一点一点地发展到今天为止,里程数也就200公里,但是50%的人出行都靠地铁,都在地铁内,地铁很宽敞,很舒适,冬暖夏凉,大家都不用开车,在这样一个密度下,交通基本上不堵。

  在香港乘地铁,你想去哪就去哪,能够实现,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它的投资能够解决,地铁公司能够生存,老百姓的交通成本是高一些,但是也能够接受,因为地铁给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效益:便利、有效、高效。在香港,老百姓有很多时间可以节省出来,还可以去赚钱。而在北京,你永远不知道你出去之后,你什么时间能到那个地方,你是什么感觉呢?比如,我要去你们公司的时候,我跟你约好了五点,我怎么我也得3点半就出发。你在香港你可能就只需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就肯定能够抵达那个地方,所以说地铁运营是一种经济,交通便捷带来的是一种经济的蓬勃,一种更为节约的更为低碳的经济方式,也是一个城市的最根本的一种活力。

  学习香港的先进经验,就需要消除北京地铁投资、建设、运营中违背市场经济的东西,得慢慢去磨啊,去调啊,即使代价多一点,就像我们的雾霾一样,积重难返。即使积重难返,也还得返,因为那样才有前途。
business.sohu.com false 财经网 https://comments.caijing.com.cn/2014-01-23/113852164.html report 5742 【《财经网》记者陈君】编者按:多年以来,北京市公共交通的低票价,都被北京市许多官员和市民引以为豪。然而,这种政府主导的定价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行政干预过多
(责任编辑:UF049)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