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童星秀兰邓波儿在家中安然离世,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大家的心目中。她不仅仅是出色的童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中,是她给美国人带去了欢笑。而她在电影领域内的票房表现,也拯救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免于破产。这就是童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192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萧条,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四分之一劳工失业,200万人无家可归,而另一方面又是美国电影高速发展期。经济萧条时电影成为慰藉心灵的鸡汤,约73%的美国人每周都看电影。童星应运而生:生于1928年的秀兰·邓波儿成为“大萧条”时代人们的精神寄托。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洋娃娃。有着一头金色卷发,刘海据说是因为不小心撞破了额头,母亲急中生智剪短了她的头发,卷起来遮盖伤疤,从此流行开来。她笑容甜美,有两个小米涡,微微嘟嘴,时时大笑。
为什么那么红?秀兰·邓波儿特质明显,既不同于拿腔拿调的贵族女孩,也不是懦弱卑下的苦妹子。她健康、勇敢、乐观、善良、不屈不挠,几近理想的小孩。那些战争背景的故事,不断地鼓励着逆境中的人们。
作为童星,秀兰·邓波儿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利益。她的影片连续几年位居美国票房榜首,挽救了几乎破产的福克斯公司。美国有一种孩子喝的姜汁、酸果蔓混合的饮料叫“秀兰·邓波儿”,“秀兰·邓波儿娃娃”被作为礼物收藏,她发明新娘服颜色叫“秀兰·邓波儿蓝”。当红时,秀兰每年过生日的场景都被拍成短片卖钱。
童星经济的效益
不管是阿汤哥的宝贝女儿还是张柏芝的lucas,亦或是贝克汉姆的宝贝,这些孩子一出生就具有了创造某种效应的营销潜力,由此可以衍生出很多经济利益。而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更加是童星经济的最好例子。
《爸爸去哪儿》播出后,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五个爸爸与子女间的真情互动,节目中的父子装、父女装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许多商场里,一些知名成衣品牌都趁热打铁的推出亲子装商品,想方设法的追赶这股“亲子消费”的潮流。电商也不甘示弱,“爸爸去哪儿”几个字成了购物网站的最热搜索词,其中以亲子装和背包最为热门,节目中几个小朋友穿的同款服装、鞋子、使用的箱包、玩过的玩具,甚至连吃饭用的碗筷都成了热卖品。
除了亲子元素和强大的明星阵容外,《爸爸去哪儿》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户外探险经历。不仅让爸爸和萌娃人气大增,也让节目录制的外景地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据悉,一般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就有游客去拍摄地找明星嘉宾住过的房子。还有部分住在景点附近的居民表示,看完节目后,已经制订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计划,准备带孩子亲自去体验生活。一些当地的旅游部门也表示,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爸爸们”带来的旅游热潮。
据悉,《爸爸去哪儿》在未播出之前并不被广告商看好,从第一期节目中可以看出,里面的广告并不多,可到了第四期,连奢侈品的广告都上来了,可谓蜂拥而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