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2126.98点,上涨11.13点,涨幅0.53%,成交682.75亿元;深成指报7906.43点,上涨22.67点,涨幅0.29%,成 交1002.20亿元;创业板指报1543.58点,上涨27.80点,涨幅1.83%,成交257.60亿元。
盘面上板块多数上扬,航天、酿酒、通讯、机械、电子、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仅银行、食品、旅游、地产等板块下跌。
个股方面,美菱电器、天威保变、大洋电视、蓝帆股份、双华股份、华北高速、跃岭股份、新开普、国机汽车、西藏药业等近50股涨停,无股跌停。
本轮大盘上涨的逻辑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就是新股申购进入空窗期,股市资金面有所缓和。第二就是两会召开在即,市场憧憬两会行情。从第一个方面来看,自1月20日大盘创出今年新低以来,股指便展开反弹。而1月20日是大批新股申购的最后一天,自此之后整个2月份新股申购将暂停。这为整个股市的上涨提供了资金上的喘息机会。再从整个货币市场来看,虽然上周有4500亿元逆回购到期,但是市场并未出现钱荒,相反短期利率水平大幅回落,1日回购加权平均为3.14,7日回购也大幅回落至4.35,比春节前利率水平大幅下降,资金面呈现相对宽松的局面。总的来说,股市在“钱”这方面暂时不愁。从第二个方面来看,两会即将召开,各种政策将会被提出或落实,这将为市场提供各种热点和题材,目前来看,市场中部分主题热点已经开始活跃,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健康医疗等表现出色。总的来说,有两会的“政策”利好护航,大盘热点和题材将层出不穷。从以上两方面来看,大盘上涨的逻辑并没有改变,有望延续上一周的趋势。
消息面
流动性季节宽松引A股回升 系统性机会仍缺
上周是A股市场马年首个完整的交易周,沪深两市股指的累计涨幅双双超过了3%,同时市场成交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市场人气的回升使得股指的攀升较为迅速,也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憧憬牛市的来临。不过,现实或许是残酷的,随着近期一些经济数据的公布,A股的春季行情再度面临考验。
新股发行频现“秒停” 监管层未发现“明显操纵”
第一批45只新股已完成发行上市,首日交易中频频出现的“秒停”现象,成为本次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表现的“新特征”。有业内人士认为,临停机制背后存有制度漏洞,可能被部分机构利用操纵市场价格。“资金可以利用临停规则,算出最终涨多少就停牌。大的机构就可以利用资金优势一下子封上去。”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新股发行市盈率不高,机构敢于连续“封板”。
1月新增信贷创近四年新高 货币政策不会转向放松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元,创单月规模历史新高。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2万亿元,同比多增2469亿元。当月新增信贷创近四年来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规律,年初信贷增势都较为凶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非标业务增长仍然较快。目前,流动性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货币政策不会转向放松。
695家企业排队等IPO 马年首批发行28家
证监会公布的最新首次公开募股(IPO)企业申报信息表显示,已经通过发审会审核但仍未上市的企业有28家,按照新股发行安排,这28家企业需补交年报,一旦审核通过就有机会拿到年后首批发行批文,目前仍有695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IPO.
机构观点
银河证券:流动性宽松支撑主题行情
上周市场继续保持强势格局,部分2月份出炉的经济数据也好于市场预期,从历年全国两会前后市场走势看,我们认为虽然当前依然处于反弹时间周期,但受制于后市大盘指数上涨高度,建议投资者可积极把握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从两会线索、年报线索和新科技线索入手,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3D打印和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
西部证券:A股尚不具备全面转强基础
延续马年春节后的开门红走势,A股上周继续呈现出强劲反弹的走势,盘面上大中小市值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活跃,板块之间的不断轮动也推升沪指逼近60日均线的压力。笔者认为,随着成交量能的不断放大,场外资金持续进场的意愿也开始增强,这确实使得股指短线仍有冲高的空间,但反弹更多的基于技术性的要求。随着前期阶段性复苏的宏观经济开始出现一定的反复,加上当前市场供求矛盾也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A股中期走势仍不容乐观,全面转强的基础并不牢靠。来源一财网综合)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