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资管研究中心 李新江 北京报道
日前,中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估算2014年将有7966只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合计9071亿元,考虑利息支付的因素,本息合计1万亿元。
东亚信托公司一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不光是今年,2015年也是信托业的集中兑付期, 兑付量超过万亿元。”
这部分资金是否会顺利回流信托市场,成为信托业站上10万亿大关后,能否进入平稳上升期的关键。
由于“刚性兑付”松动,情况显然并不乐观。2013年末以来,包括吉林信托、中诚信托等多款信托产品出现兑付危机,投资人对于信托行业未来兑付安全的担忧;来自监管层和信托公司内部,改变“刚性兑付”的冲动也日益增强,更加剧了市场的这一情绪。
在多种资本因素影响下,整个市场的机会和风险正在重新分配。“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已非信托专利。
其中,包括IPO开闸打新产品收益率高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货币型基金收益率逐渐逼近信托水平;创投重开退出渠道,高收益神话再迎二春等。由资本市场环境转变引发的资金转移阵地,已有箭在弦上之势。
万亿到期:信托拐点临顶
2014年信托业到期兑付风险有多大?
按照中信证券研究部亿份统计数据,在过万亿元的兑付资产中,房地产、平台信托到期规模预计分别为2479亿元和2251亿元;工商企业类信托2110亿元;另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8款矿业集合信托将在2014年至2018年到期兑付,涉及金额至少211亿元。
“伴随着信托集中兑付期的到来,加上监管的态度正在出现转变,后期信托产品兑付危机可能出现一个小高潮。”这是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的说法。
根据其逻辑,未来部分投资者所持信托产品到期兑付之后,即使选择继续投资信托市场,风险梯队也已经出现重新洗牌,类似艺术品信托、矿产资源类信托很难重复2011年-2012年度的火爆,同时,市场对于房地产及产业链条的其它信托产品,风险预期也将有所增强。
当然,不排除更多的资金可能会在到期兑付的时点选择离开信托市场,资本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分配格局正在转移。
来自房地产、煤炭、建材等行业信托的兑付危机,正在撼动近年来信托业几何式增长的基石。
这是说的信托业几何式增长的基石为“刚性兑付”,日前,方正东亚信托一位高管受访时坦言,“刚性兑付”对信托行业近期的发展而言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旧的信托成长逻辑或被颠覆。
“不论是前期项目的兑付,还是新业务的开拓,2014年信托公司都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上述信托高管指出。
这里说的压力来源,正是“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正在出现松动。日前,来自于中诚信托旗下规模达30亿元的矿产信托“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该产品出现兑付危机,被认为,有可能成为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单。
国泰君安相关人士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仅房地产、煤炭和建仓三个行业出现兑付危机次数达到13次,这一系列时间多数最终由“借新偿旧”的模式解决,这显然并非化解信托风险的“良药”。
“高收益伴随的必然是高风险,信托产品不全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即便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可能发生违约。”上述高管指出。
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市场对于信托风险的预期日益增强,恰逢2014年作为信托到期兑付的大年,这一年信托公司的发展压力从而骤增。
资本重配:现金流向调查
另一方面来看,“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收益,俨然已非信托专利。
仅以互联网金融带动的货币型基金为例,春节前后,年化收益率达到7%左右,已经逼近信托产品的收益率。
“前者反映的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反映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推进,金融机构从中可获得的价差自然会日益减小。”2月20日,上述海通证券研究人士受访时指出。
这成为万亿元资金的一个去向,相比而言,包括微信“理财通”、阿里“余额宝”等各类对接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均通过金融创新实现T+0,相比拥有固定投资周期的信托产品,流动性的优势凸显,加上相关电商和基金公司通过变相让利推高收益,甚至有超过信托的理财产品出炉,对信托的分流作用可能日益显著。
信托业也在试图改变流动性不足带来的颓势。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监管层一直有意通过搭建信托业份额转让和交易系统,且统一的份额登记制度建设已经破题。
不过,这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北京一家中等规模的第三方销售机构客户经理受访时担心,面对投资“隐私”将被曝光,其面对“高端客户”中的隐形富豪,是否还会继续选择回归信托市场,从而也变得扑朔迷离。
由于目标客户群体不同,且信托市场的收益率优势将常态存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可能有限。
另一个资金流向为回流PE市场,根据普华永道人士提供的一份数据,由于此前IPO出现堰塞湖,PE退出受阻,到2013年上半年,PE市场的交易资金规模和交易数量均回落到2009年初的水平。而信托成为PE资金转移的重要方向。
不过上述人士预测,在IPO开闸,以及新三板扩容的推动下,pre-IPO投资将大概率的重新焕发生机。除此之外,在IPO堰塞湖的“倒逼”下,国内并购基金市场盈利模式逐渐成熟,也为资金流入带来了新的可能。
2月20日,宏源证券私募股权投资部总经理洪涛受访时,援引海外市场统计数据,VC投资的年化收益约为25%-28%,并购基金年化收益28%-32%,pre-IPO基金年化收益较低,也达到12%以上。
按照洪涛的说法,受到监管规则约束,目前券商在参与并购时多通过过桥融资票据提供资金,未来随着《证券法》修改,券商“过桥贷款”业务如果开闸,将带来更广的投资渠道。相比而言,如果在这一领域金融产品增加,面对同样的目标客户,显然收益预期将超过信托市场。
除此之外,证券市场机会催生资金回流股市,这或成为万亿信托资金到期兑付后的去向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第三方销售人士,近期部分客户认购证券类业务的意愿在增强,其中主要有三个逻辑:一是节后A股市场转暖,资金借道阳光私募回流股市;二是IPO开闸之后,打新带动的相关产品热度增加;三是量化投资工具日益成熟,部分资金进入量化基金市场。
其中一个佐证是,年后发行的最大信托“象泰一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规模为50亿元,即是一款证券投资类产品。
同一天,包括上海重阳投资、深圳盈信瑞峰等知名私募人士受访时也证实,开始在量化基金市场发力,或意味着这一机会已经步入不少机构投资人视野。
目前上述资金流向的额度尚难预估,不过面对信托兑付后现金入账的“金主”们,各类机构的抢筹大戏已经开幕在即。
错配纠偏或致信托困局
这还仅仅是资本市场转变带来的信托资金流出可能。
2012年下半年,监管政策放松以后,券商资管,期货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子公司,甚至是银行也开始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以上种种都在抢食信托的客户以及资金。
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等机构抢占与银行合作的通道业,信托传统的自主管理业务受影响有限。不过进入2014年,在完成平台、风控体系和人员配置之后,前者渗入类集合信托业务的冲动日益增大。
春节之前,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总经理受访时曾介绍,该公司做的业务绝大部分为自主管理业务。这种业务脉络,也显示出上述机构介入信托领地的变化趋向。
此外,2月20日,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也坦言,银行的资管计划放开以后,会对信托业务本源产生一定冲击,目前信托的保护伞,无疑是银行资管放开仍有额度限制。
尽管对于信托兑付风险的言论甚嚣尘上,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总体风险有限。前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把一些事情的影响过于放大,类似中诚信托事件,是因为项目本身有瑕疵,是操作环节问题,而不是业务本身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个反推地方融资平台不行,信托业务不行。
尽管如此,资金非理性流向仍是A股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屡屡发生的兑付危机,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一旦“刚性兑付”出现实质性的破题征兆,资金逃离从而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对于信托而言,由于与所投资产的投资周期往往存在错配,往往通过借旧还新支撑财务安全。这也使得该行业的规模一旦进入下行通道,暗藏的隐性风险也难以估量。
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信托公司经营动向来看,湖南信托、中航信托、新华信托和华融国际信托等,均通过大规模发行资金池产品,或旨在缓解就项目到期压力。不过以湖南信托为例,所发项目的收益优势相比货币型基金并不显著,带动的规模效应也十分有限。
上述信托公司高管也坦言,无论从信托公司还是从信托行业出发,消除“刚性兑付”的束缚都并非易事。看似简单的一个潜规则,倘若打破,显然关乎信托业系统安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如果将2014年称为转型年,如何重新寻找增长逻辑,显然成为信托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编辑 曹元)
作者:李新江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