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公投决定加入俄罗斯,欧美纷纷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但内容包仅仅是冻结少数官员资产,限制他们入境……摩根士丹利评论称,欧美“对制裁俄罗斯的后果都小心翼翼”。而根据斯坦福大学Robert Pape的观点,经济制裁根本不管用。
克里米亚公投决定加入俄罗斯联邦之后,欧美宣布不承认公投结果,并一致表示对而进行的制裁。欧盟表示将冻结21名俄罗斯与乌克兰官员的个人资产,并禁止向其发放旅游签证。美国也对“入侵”乌克兰相关的11名等俄罗斯和乌克兰官员及克里米亚亲俄罗斯领导人阿克肖诺夫(Sergiy Aksyonov)冻结其财产、禁止入境。
相比于之前对伊朗、伊拉克等国的制裁,此次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有限。摩根士丹利评论称,欧美“对制裁俄罗斯的后果都小心翼翼”。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资源丰富,2012年占全球GDP的2.8%,占全球商品贸易额的4.7%,占石油贸易的13%。通常来看,欧美的制裁主要还是针对效果,比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朝鲜等。”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Carla Anna Robbins在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中指出了三个制裁失败的案例:
“制裁并没能阻止伊朗继续发展浓缩铀;没能颠覆朝鲜政权,或迫使其停止发展核武和导弹;也没能让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垮台。”
一份由Gary Hufbauer、Jeffrey Schott和Kimberly Ann Elliot的研究报告称,在1914年至1990年期间的115个制裁案例中,只有40例(34%)达到了目的。
而斯坦福大学的Robert Pape在其题为“经济制裁为什么无效”的论文中指出,制裁的成功率仅5%,而不是34%。他的观点如下:
1、由于各国如今都越来越将本国利益放在首位,1990年代早期的国家间政治合作已经不太会出现了。
华尔街见闻点评:
欧洲和美国真的铁板一块吗?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投鼠忌器;而美国在克里米亚并没有核心利益,会为此与俄罗斯真刀真枪的对抗吗?
2、经济制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国家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脆弱。制裁将激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增强受制裁国家内部民众和社会对外界惩罚的忍受程度,而不是相反。受制裁的国家通常能够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实现他们的目标……即便是极其脆弱的国家,外部压力反而会加强其内部统治的合法性。
华尔街见闻点评:
如果欧美真的不惜“下重手”制裁俄罗斯,且不说俄罗斯是否会有“对称性制裁”,怎知俄罗斯国内不会同仇敌忾?没准还会帮普京提升支持率呢~
3、所有期望几个国家联合制裁会更加有效的预期,都要基于两个前提:第一,这几个国家的制裁力度要足够大;第二,加大力度能让受制裁国屈服。
华尔街见闻点评:
第一,对普京而言,欧美目前针对少数个人的冻结资产,禁止入境的制裁只是“挠痒痒”;第二,普京是吓大的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