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铁矿石的港口库存量重新突破1亿吨,谢洪波(化名)的第一个直观感受是:又有不少钢厂做了赔本的买卖。
“这么高的库存量,又是在那么高的价格下采购那么多,不管是自己生产用还是囤了再卖给别人,都是亏的。”2月16日,身为国内一家民营钢厂高层的谢洪波如是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来自联合金属网的数据,截至2月14日,其统计的全国34个港口铁矿石库存10086万吨,较前一周大幅增加456万吨。
港口库存破亿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上一次港口铁矿石库存突破亿吨,还要追溯到2012年,彼时铁矿石的港口库存一度维持在9000吨左右。现在,由于港口库存的持续上涨,铁矿石量已经从2013年5月底的6400万吨左右,上涨到1亿吨以上,上涨幅度接近60%。
除了春节假期运输发货量减少的影响外,中联钢分析师胡艳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钢铁市场一直没有像样的上涨行情,需求偏弱,像今年1月份的产量就没有去年高,导致港口库存不断激增。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下旬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165.94万吨,环比下降2.50%,预估全国日均产量196.40万吨,环比下降2.12%。预估1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8.62万吨,较去年12月份的实际生产水平201.1万吨下降1.23%。“去年统计局1月份数据是205万吨左右,2月份一下子蹿到了220万吨,今年2月份不可能再有那么高的产量。”胡艳平说。
谢洪波也认为,钢厂库存消化减慢的确是港口库存下不去的一个原因,“今年1、2月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钢厂计划的增产也还没有出现”。
但他同时告诉本报记者,铁矿石港口库存在短期突破1亿吨,更多是去年底各钢厂通过招投标采购酿下的“苦果”,这些矿在经过40天左右的周期已经陆续到港。
购矿失策?
去年的钢铁行业形势一直不好,倒逼国内很多钢厂改变经营策略,其中,在铁矿石的采购储备方便,大都采取“多批次、低库存”的操作模式,将以前原料储备的周期从1个月变为20天甚至半个月,以此减少原料成本对正常生产的冲击。
这其中,一些厂家,因为在去年底大肆买进了铁矿石,经营局面更加恶化。
据悉,去年11月份以后,钢厂们开始面临两难选择: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2月,国内矿山恰逢冬季很多选择停产,钢厂为保证需求会加大生产原料的储备,但资金链的紧张又不能让钢厂大肆买进现货。
于是,很多钢厂在操作手段上只能更倾向买期货(铁矿石),避免了从港口买现货要全额打款的尴尬。“去年11、12月钢厂资金紧张,很多是通过招标平台采购远期铁矿石去了,期货交易时只要交20%左右的保证金,发货时再付清余款就可以了。”邱跃成说。
“那时的铁矿石招投标很活跃,一方面是年底资金紧,再就是都预期春节后资金可能会宽松,冬季加大采购是正常的,但还是有企业在采购时间点上"栽"了跟头。”谢洪波如是回忆。
据悉,从去年冬季到现在,钢价一直在下跌,但铁矿石价格当时在招投标的热炒下却很坚挺,吨价基本维持在130美元以上,但目前的铁矿石现货价格仅120美元左右,远高于进口价。“现在的铁矿石现货价比去年11、12月的期货价便宜不少,钢厂矿价那么高的时候集中去买,有得难受了。”邱跃成说。
一个好的迹象是,从中联钢的调研结果看,目前各个港口到船量较前期并没有明显增加,部分港口的等待天数从之前的7~8天下降到现在的1~3天,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港口到港铁矿石量较为平稳,随着春节后港口发货量增加,港口库存继续大幅度上涨难度较大。
“现在很多钢厂,厂内的库存经过假期的消化已经不是很多了,在产量逐渐释放出来后,港口的库存还是会逐渐消化的。”邱跃成也说。
作者:张国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