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夏 深圳报道
A股积弱,谁在做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沪指跌至2000点附近仍无意留恋的,却是险资。
“五一放假前夕,申购我们基金的保险资金将股票型基金全部换成债券和货币基金。我们的货币B限购,他们就每天转1亿元过去,慢慢换仓。”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保险机构持有的基金组合全面换仓,是4月以来的一大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大成、鹏华、博时、易方达、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保险公司近期大量赎回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同时增加了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品种的资产配置。
大换仓
自3月A股市场调整以来,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基金以及股票型基金就不时收到保险公司提交的赎回申请单。其中,受赎回冲击最大的是指数型基金。
“3月下旬,中国人寿、泰康保险、平安、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公司都在赎回我们的指数基金,基本都赎完了。”据一家基金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监陈宁(化名)介绍,彼时,机构部每天提交的直销客户的申赎信息都是显示“净赎回”,赎回比例达到指数基金总规模的20%。
华南一家管理指数基金规模较大的公司人士亦透露,保险在大幅赎回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具有代表性的是4月第三周,旗下深证100指数基金的赎回规模就达到30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比例达到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保险机构全面赎回指数基金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这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点。最坏的时候是指保险机构把持有的指数基金份额都赎完了,最好的时点是指短期内不会再有赎回。”陈宁感慨。
遭遇保险“举脚投票”的不仅是指数基金,还有专门投资成长股的股票型基金。据记者了解,4月下旬,保险机构大幅赎回重点投资创业板的成长型基金。
“因为保险资金赎回,仓位被动上升。刚把仓位减到87%,第二天上班一看,又有一笔赎回,仓位一下子就上升到93%。”华南一位成长型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权益类基金的赎回状态只能用“血流成河”来形容。
当权益类基金经理为应对赎回而忙得焦头烂额时,管理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固定收益部则持续收到保险机构的申购单。
“4月份有保险机构买我们的货币基金,买了100多亿。其中有一部分是从股票型基金里面退出来的。”博时基金一位大区经理介绍。
易方达基金分管市场的副总裁陈彤告诉记者,4月以来,保险投资的指数基金规模下降,但分配在固定收益的规模大幅上升,总盘子反而是在增长。因此,陈彤将其理解为保险机构调整资产配置的结构。
这种权益规模萎缩、固定收益增长的情况在其他基金公司同样存在。
“保险机构在年初买了一些重点投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基金,但这段时间跌得比较狠,所以赎回了一部分。”一家位于深圳市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公司的权益类基金遭遇保险机构净赎回,保险资产占比由年初的15%降至不到10%。
“不过,保险机构分配在固定收益的比例在上升,因此,险资持有基金公司产品的总规模反而在上升,如权益类基金赎回10亿,固定收益规模增加了20亿元”,上述基金人士认为,保险机构调整资产结构的动作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现在正和几家保险公司洽谈,准备推出几只专门为保险公司定制的债券类产品。他们想买B类份额。”前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炒”基金
当下险资降低权益类基金的配置,转而增加固定收益资产,其核心是对近期的A股市场持相对悲观的态度。
“经济增长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二季度IPO重启,也会造成资金分流,A股很难有大的机会。基于市场短期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短期还是回避风险。”上海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称。
据这位投资经理透露,4月以来,保险不仅在赎回权益类基金,也在降低他们所管理的权益类账户的仓位。例如,年初其管理的账户仓位达到60%,但如今持仓还不到50%。
但在基金业资深的投资人士看来,险资减权益、增固收只是代表保险机构的短期策略。只要A股市场有机会,他们又会调整基金组合的配置。
“保险机构属于嗅觉非常敏锐的机构群体,很喜欢做波段。1月份市场有机会,他们就买了中证500、中小板等指数基金。但2月末市场开始调整,他们熬到3月下旬就全部赎光了。”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经理介绍。
4月上旬,国泰君安鼓吹400点大反弹即将开始,上交所亦发布了沪港通的消息。以地产、券商为代表的蓝筹股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3月末刚撤走的保险机构,4月初又进来了,他们大笔申购金融、地产占比较高的深证100指数。但仅仅持有了半个月,4月第三周又卖掉了指数基金,单周就赎了30亿元。”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保险机构将指数基金当成是捕捉市场波段机会的工具,进出比较频繁。
一位负责机构部的副总经理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感受。
“海外的保险机构是长线资金,但国内的保险资金都是短线资金,一两个月就会调整一次组合。对基金公司而言,这笔资金并没有撤离。但他们会在公司内部的不同类型基金之间进行转换。”这位机构部副总经理介绍。
对险资而言,结合指数不定期进行波段操作目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但对指数和股票型基金经理而言,这种频繁进出会对投资操作造成强烈的“扰动”。
“市场上涨时,保险机构大笔申购,指数基金经理被逼着追涨去配成份股。但市场掉头向下,他们又大笔赎回,基金经理就得减持股票,这会加速指数的下跌。”一家基金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直言,险资频繁进出会导致基金的跟踪误差加大。
保险机构频繁进出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对股票型基金的影响更大。
“保险机构配的主要是成长主题的基金,这类基金的重仓股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市值不大,流动性不如蓝筹股。一旦有赎回,就只能把股价往下砸。”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股票型基金经理表示。
基于险资波段操作对投资带来的干扰,有些基金公司明确限制险资投资某些专门投资小股票的基金。
“我们一位基金经理喜欢投资创业板股票,基金的净值波动比较大,弹性很强。保险机构很喜欢拿这只基金来做波段,但基金经理受不了。现在我们是执行限购措施,每户的申购上限是500万元。”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直言,这一条款就是拒绝保险资金申购该基金。(编辑 简俊东)
作者:宁夏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