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尚在缓慢复苏,通货紧缩风险悄然上升。诚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所言,欧元区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过低,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构成风险。
风险即将来临?
此前,拉加德称:“我们所看到的即将来临的风险,一个就是持续走低的通货膨胀率,尤其是欧元区,而这一现象在发达经济体则更为普遍。另一个就是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对新兴市场造成的溢出效应。”
这并非拉加德第一次发出类似警告。年初至今,拉加德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称,通货紧缩问题恐拖累全球经济,尤其是欧元区通货紧缩的现状。她呼吁欧洲央行采取更多刺激举措,以阻止欧元区通胀水平持续偏低的风险。“通胀持续维持在低位未来将会带来更多风险,因此欧洲央行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经济发展。”拉加德表示。
然而,如今全球面临低通胀局面的不仅仅是欧元区一家,中国的情形也难言乐观。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近18个月来新低,并低于市场预期。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连续26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相关数据已在通缩区域徘徊逾两年时间。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已现通缩隐忧。全球复苏力度并不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上涨的压力,从输入型通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来看,CPI和PPI都有通缩的征兆。
而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更是由来已久,长达20年的通货紧缩造成日本国内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直至今年,各种刺激措施释放后,日本才逐步走出通货紧缩预期局面,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政府自称已走出通货紧缩,其实不然,日本的状况并不容乐观。
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的情况或许稍好一些。昨日晚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4月CPI年率为2.0%,而这一数值已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
欧洲如何应对?
纵观全球背景下的通货紧缩现况,欧元区的情况显得并不妙。今年以来,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就节节下滑,不断远离欧洲央行接近2%的目标,而此前欧元汇率的升高更是令欧元区经济下滑的风险陡增。
昨日,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CPI终值年率增长0.7%,初值增长0.7%;CPI月率增长0.2%,预期增长0.2%。尽管4月CPI数值较3月0.5%的增幅有所扩大,但与欧洲央行接近2%的目标依旧相去甚远。
而同期公布的欧元区GDP数据则显示,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初值季率增长0.2%,不及此前预期的0.4%。
欧洲央行在其月度报告中指出,如果通胀在低点维持时间过长,必将加以干预。报告还将2014年通胀预期由1.1%下调至0.9%,但将2014年GDP增速由1%上调至1.1%。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欧元兑美元汇率一直攀升,这或许对欧元区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欧洲央行计划采取措施调控汇率的原因之一。
欧元区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IMF预期2015年底欧元区发生通缩的可能性为25%。
布兰查德称,至于目前,IMF认为欧元区通胀率很低,但“我们认为有25%的可能性在2015年看到欧元区出现通缩”。他担心接下来实际利率会走低,接近于零的水平。
当然,欧元区经济现已开始复苏,欧洲央行自不会放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继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之后,昨日欧洲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Vitor Constancio)在柏林会议中指出,如果有需要,他们将立即行动。同时,他们不排除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
与此同时,此前一直反对欧洲央行实施宽松政策的德国央行也改口称如果有需要,德国央行将会支持欧洲央行采取行动。这或许为欧洲央行推出新一轮刺激措施铺平了道路。
具体到底采取何种措施,负利率、QE或者其他工具,暂未可知,但是花旗以及摩根大通则认为,或许多种措施一起才能治愈欧元区的通货紧缩现状。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