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近期公司风控程序变得繁琐,来自近期以来监管打击“老鼠仓” 的压力。近期以来打击保险业老鼠仓的风暴,已经从市场的传闻,到监管层的开始警觉,再到“硕鼠”的正式浮出水面。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5月14日披露显示,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担任某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部门总经理的曾某利用所掌控的未公开信息,操控“老鼠仓”并非法牟利,趋同交易累计成交金额约2.97亿元。
几乎与此同时,证监会也对中国平安进行了相关披露,2014年1月,证监会对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投资管理人员张某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启动初步调查,3月正式立案稽查。经调查初步查明,张某某案涉及交易金额达4.87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
上述两件“老鼠仓”事件,分别被指认出是:“曾某”是系国寿养老前权益类投资负责人曾宏;而张某某是去年从中国平安资管公司离职的张治民。
早在5月初,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爆料称,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资管公司、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资管公司以及太平保险资管公司三家公司涉嫌“老鼠仓”操作。如今,三家公司有两家已经得到验证,只剩下中国太平尚未有具体“爆料”。
“我们还是当初做出澄清时的态度,公司未接到监管机关对本公司投研人员有关涉及“老鼠仓”的调查,报道内容不属实。”中国太平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目前太平资管工作人员依然按照正常工作状态,倒并没有出现如“上缴手机”等太过非正常的措施。
“我们还是通过不断地做宣导,当然风控部门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该人士表示。
对此,保监会曾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工作期间是否要把手机上缴,但是后来考虑到目前通讯发达,一个人多部手机甚至公用电话都很方便,起不到实际作用,最后没有实行手机集中管理制度。
但是各家公司有自己的内部规定,“我们是要上缴手机的,感觉现在监管趋严了”一位大型险企资管人士表示。
早在4月份,保监会曾对资管进行过紧急首次大规模排查,严打内幕交易。排查的对象是国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排查重点是相关投资交易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投资决策和交易相分离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股票和债券的集中交易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保险公司是否对从事股票投资交易的相关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建立投资申报制度,股票投资的决策、研究、交易、清算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彼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于4月22日上报自查报告,紧接着在4月29日召开的第二届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培训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2013年以来,保监会不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切实简政放权,释放了改革红利,增强了市场活力,但是在险资投资领域,道德风险、不正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潜在风险隐患正在不断积聚。
一时间,据上述大型险企人士介绍,不少保险机构投资人士改变了以往工作期间上聊天工具、接听电话的氛围,有些投资经理为了避嫌,上班期间已经主动关机。
“我们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有纸质的留痕”该人士表示,近期的监管风声鹤唳,只能看着按要求做了。
不过,各保险资管人士可以深吸一口气的是,近期被爆出深陷“老鼠仓”的投资经理均是离职员工。此外,近期被曝多家基金公司,牵涉出的案件也均是“前基金经理”所为。
有分析认为,近期监管的高压,主要是防患于未然,因为近期的“老鼠仓”案,大部分都有“秋后算账”的性质。
发稿:葛振兰/曹敏慧 审校:丁亮/孔驰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