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搜狐财经稿件请勿转载)
在中国东有钓岛之争的同时,俄罗斯也西有乌克兰事件。来自于西方的压力,使得中俄两个大国近期很可能形成新的合作关系。
在之前的专栏当中,我曾经提到过,中日的钓岛之争,中国要和平解决的方案,要靠中国在“亚洲领导者国家”地位上的争取。而从现在上海召开的亚信峰会上来看,中国政府正在争取这个地位。
本届亚信峰会,已经隐约可以听见“亚洲事务应由亚洲国家自行协商解决”,“亚洲的安全要通过自身力量来保障”的说法。在这种说法背后,中国试图在亚洲纵横阖合,谋取地区领导者地位的想法,跃然而出。
当然,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的隔阂,中国付出努力之后能否争取到亚洲领导者地位,现在还很难说。作为一个领导者,手里通常需要两样东西,一样是可以分享的“胡萝卜”,一样是教训不服从者的“大棒”。中国现在有“大棒”,只要政府停止经贸关系,发出旅游警示,对中国不够友善的越南就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没有足够的“胡萝卜”,中国就还得在这条路上走一阵子。
但本次专栏重点关注的,却是亚信峰会的另一个看点——中俄签署了天然气的大单,来自官方的消息说,这张大单已经谈了十年之久。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本次亚信峰会的一个特点是,在中国东有钓岛之争的同时,俄罗斯也西有乌克兰事件。来自于西方的压力,使得中俄两个大国近期很可能形成新的合作关系。而这其中,双方背靠背形成军事互信和支持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就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能源了。只不过,在签署合同前,国内官方媒体所提及的合同大单所差的一个数字,是至为关键的价格。
因为做过一本关于国内煤气行业企业的书,所以我对国内天然气的来源情况有所了解。总体来说,国内天然气产量并不大,主要产地是四川和新疆。因此国内最早使用的天然气,就是从澳大利亚船运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到广东大鹏湾卸船入网。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对于能源的需求大涨,政府出资兴建了西气东输的三条主要干线,并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了天然气能源。
在国内的天然气能源推广上,由于政府对价格的管制,国内出现了一些畸形的情况。首先是,由于电力部门的垄断,当下的电价奇高,这就造成了天然气价的相对便宜。稍加注意,我们就可以发现,早期很多居民家里使用的电热水器,后来大规模地被煤气热水器所取代,就是因为价格上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而同时,政府的管制,还导致燃气在工商企业的价格远高于居民用户,但同时它的价格又低于电价。因此国内的奇特现象是,国内的煤气公司着力向工商企业推广使用天然气,而工商企业也非常乐意于采用天然气。
这种大规模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情况,与国内天然气储量不多的现实形成相当大的矛盾。而中国从西方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又相当高,几年来,广东大鹏地区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都在每吨3000——6000元之间。而这使得已经修通西气东输干线的中国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成为可能,但同时也造成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时漫天要价。
此前,国内官方之所以判断亚信峰会上中俄有可能就天然气贸易签单,是因为乌克兰事件之后,欧洲为制裁俄罗斯纷纷打出能源牌,致力于减少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使得以能源出口为经济复苏动力的普京颇有压力,也或许也是俄罗斯人最终签署协议的原因吧。
(作者系财经作家)
郑作时搜狐财经专栏:选择的智慧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