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天然气合作协议仍在引发关注,协议主要是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这份协议的签署将有利于缓解未来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但要真正保证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安全,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在提高本国自身的生产能力外,尽可能地实现天然气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要把大多数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研究员宣晓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在宣晓伟看来,美国页岩气的革命改变了全球天然气的市场格局,美国连续四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并且成为中亚、中东、俄罗斯之外的一个新的全球天然气供应中心。这也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填补需求缺口带来了机会。
就中国是否应该以及如何从美国进口天然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宣晓伟。
“中国需要进口、美国需要出口”
《21世纪》:为什么你认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中国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填补需求缺口带来了机会?
宣晓伟: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美国乃至全球的天然气市场格局。在过去5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20倍,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20%提高至2013年的40%,美国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美国由一个天然气进口大国转变成天然气出口大国,2009年美国天然气出口为303.2亿立方米,2012年已增加到458.6亿立方米。由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的爆发性增长,使得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一路下滑。2012年4月曾经跌至每百万英热量(以下简称MMBtu)不到2美元(约为0.5元/立方米)的最低点,现在也维持在3-4美元/MMBtu的价格水平。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天然气的进口正在飞速攀升。2009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6.3亿立方米,2013年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从5.9%快速增加到31.6%。
目前出于治理雾霾天气的迫切需要,各地纷纷推出的“煤改气”举措将大大地增加天然气供应的压力。随着天然气供需缺口的加大,“气荒”现象的发生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因此,客观上中美两国在天然气市场上形成了中国需要进口、美国需要出口的格局,两家如果能够合作就是共赢。
《21世纪》:从能源安全、经济性和中美关系的角度,我国要向美国大量进口天然气是否可能、可行?
宣晓伟:在全球化格局下,一个能源进口国若要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实现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对于天然气的进口同样如此。在紧迫的环境治理压力下,我国的天然气使用及其进口未来将不得不大幅度上升,若能增加美国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进口来源,无疑有利于保障我国天然气安全。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若能实现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将扩大自身回旋余地,使我国可以更好地利用各个出口方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我国与现有的中东和中亚等地区的出口方在相关谈判上占据更多主动,更大程度上争取进口主动权。
从经济性上看,2013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处于10-12美元/MMBtu,进口总量中的35%来自卡塔尔,其均价高达19.75美元/MMBtu。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美国基准天然气井口价格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在3-8美元/MMBtu,再加上运输费及其它费用,从美国出口液化天然气到我国的价格约在8-17美元/MMBtu,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与亚太、欧洲天然气市场所采用的与石油产品价格挂钩的方式不同,美国天然气价格是由天然气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在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大增的情况下,这种定价机制更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动。中国若能实现从美国进口天然气,不仅在进口来源上更为多元,在进口天然气的定价机制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中美关系来看,目前消除两国“互疑”、增进“互信”是推动中美关系继续深化的重要内容。天然气贸易的特点是由于天然气很难大规模低成本储存,而且需要修建昂贵的基础设施(管道、液化气站等),因此要求贸易双方有高度的互相信任。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双方如果能就大规模的天然气贸易项目达成协议,既是对中美双方关系的一个考验,也是增强双方互信程度的一个重要契机,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美间的贸易顺差。
“相当的不确定性”
《21世纪》:按照美国《天然气法》,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如澳大利亚、韩国等20个国家),可自动获得美国的天然气出口许可,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那些未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若要进口美国天然气项目,需要得到美国能源部和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的联合批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障碍。
宣晓伟:美国能源部会基于“天然气出口到非FTA国家是否符合美国公众利益”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审批。目前美国国内正在展开激烈的辩论。支持方认为天然气出口有助于增加相关就业、提振有关产业和刺激经济;而反对方有的站在美国天然气下游产业的立场(化工行业等),认为出口天然气将导致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从而削弱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相应的就业;有的反对意见则认为目前的页岩气开采已对水资源造成影响,天然气大量出口则可能带来环境的破坏。
实际上,在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任期,美国能源部和FERC早于2011年批准了Cheniere Energy的Sabine Pass出口项目,为美国向非FTA国出口液化天然气开了口子,这也是目前美国唯一一个获得能源部和FERC联合批准的面向非FTA国家的天然气出口项目。
为了创造就业和改善贸易收支,奥巴马政府在进入第二任期后,进一步有限度地放松向非FTA国家出口天然气的限制。2013年,美国能源部又批准了Freeport、Lake Charles和Dominion的CovePoint三个项目,这些项目均获准向非TFTA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但它们还需要得到FERC的批准。截至目前,美国能源部批准的项目一共4个,总出口能力为4945万吨。此外还有16个项目在申请中,规划产能达16292万吨/年。
至于美国能源部和FERC未来是否会加大批准力度,还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不过,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向美国政府咨询天然气出口的事情。
国内“气改”是根本保障
《21世纪》:对推动中国从美国进口天然气,你有哪些政策建议?
宣晓伟:首先我国政府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充分利用中美战略对话等磋商机制,将推动中美两国的天然气贸易作为增加两国互信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在企业层面,一方面要加快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扩大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机制,让更多企业尤其是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天然气进口中来。民营企业的身份会有助于降低相关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项目的审批通过。另一方面国有重点企业也要充分发挥其跨国经营和部署的优势,既可尝试直接从美国进口天然气,也可利用那些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加工中转。
事实上,由于目前液化天然气的贸易日益复杂,交易的链条也越来越长,经常会由第三方的中间商来撮合买卖双方的交易,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已有规则,来合理合法地规避相应的限制。
再次,即使我国直接从美国进口天然气的障碍还一时难以克服,但充分利用原先向美国出口天然气国家(例如加拿大)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其的天然气进口,也是保障我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一个重要举措。
最后,目前已经有不少的预测表明,尽管目前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供求仍然呈现“紧供应”偏向于卖方市场的格局,但在2017-2018年后,随着美国页岩气市场的继续发展,以及澳大利亚等一些供应国的大型项目陆续投产,全球天然气市场很可能会进入到“宽供应”而偏向于买方市场的格局,即呈现出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
事实上,正是担心“宽供应”格局下天然气价格可能的下跌趋势,在北美,一些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渐渐难以吸引到买家;而几个澳洲项目由于成本超支而下调规模或推迟建设。亚洲的消费者也迟迟不肯签订20年供货合同。
就国内而言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转变,在天然气市场管理调控上的方式做出适时之变,有效推进中国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是保证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长治久安之道。(编辑 衣鹏 张凡 谭翊飞 申剑丽)
作者:王尔德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