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第一届中英企业家峰会”于2014年6月1日至6月6日在英国伦敦隆重举行,峰会由英国中华总商会和英中贸易协会联合主办,搜狐财经作为独家合作媒体,全程参与报道。福信集团总裁吴迪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城镇化与健康城市可持性发展”的演讲,他认为,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缔造了世界城镇化史的多个创举,对中国的城镇化推进大有启示。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吴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界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和谐理念”一直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迅速攀升至29%,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人口迁入了城市。不可否认,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却不断面临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会加剧这些问题,最终使城市失去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面对21世纪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国际会上,提出了“健康城市”的理念,随后,活跃的健康城市运动便从加拿大传入美国、欧洲,而后在新加波、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掀起热潮,逐渐形成全球各城市的国际性运动。联合国人居署于1996年6月发表《伊斯坦布尔宣言》,各国政府在宣言中承诺,将致力于实现“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联合国设立“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就是旨在推动此目的的实现。因此,推进城镇化,不仅要看数量,更需要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促进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过去35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迅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不到20%升至2013年的53.73%,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已增长至7亿多,增长了5亿多。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60%,2030年将达到66%左右,也就是说,2030年,中国大概有10亿人口住在城市,这个可观的数字让全世界都在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21世纪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世界,一个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因为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是史无前例的。高度的城镇化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城市集中,产业结构优化,形成集聚效益,提升生产率。
然而,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城镇化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如拉美、亚洲的一些国家因为城镇化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与高失业率,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等带来一定的挑战。而在中国,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资源与环境问题,全国661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缺水资源;大中型城市,只有少部分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有些城市上榜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序列;此外中国现在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2倍,是发达国家的3到4倍,这与健康城市的标准都有较大差距。为此,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要充分总结与借鉴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如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缔造了世界城镇化史的多个创举,对中国的城镇化推进大有启示,如实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规划立法,规范引导城镇化发展方向等。
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是高效的、包容的、可持续的。高效是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城城之间以及城市内部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实现城镇化的集聚效应。
包容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参与,一个是共享。要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进城务工者、弱势阶层参与发展,而且要公平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提供公平、平等的公共服务。可持续的城镇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引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增强绿色保障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中国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要适度,要保持四个适应,
一是城镇化与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是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能力相适应;
三是城镇化与人口吸纳力相适应;
四是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此外,城镇化应以健康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导向,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即城镇化的推进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要解决更多以人为核心的社会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城市发展也不例外。为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创造更有效率,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除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管理外,还需要有责任、有抱负的企业、企业家们积极参与。企业家及其带领的企业在新型城镇化、健康城市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担当三种角色:
首先应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城市发展理念的主要倡导者、核心推动力量。企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宣扬健康城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企业家必须有所担当,率先垂范;在其产业发展、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主动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追求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家们应当首先承担起这份责任。
其次应是健康城市的规划者。当前中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呈现过度开发现象,但城市不能仅仅是商业城或工业城。新型城镇必须是功能的混合体,需要产业、居住、商业、教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合理配比。企业应该根据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产业规划为指导,注重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就业发展、智慧城市的综合统筹,推动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城市环境的健康化,这也是健康城市的应达到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是健康城市的规划者。
最后是新型城镇、健康城市的操盘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城市,主体是企业。在市场与政府的双轮驱动中,政府主要负责宏观管理、综合规划、总体布局、区域协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制环境,确保资源利用集约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除此之外,将尽可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向市场、向企业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既是新型城镇化所必需的,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改革机构、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主要内容。从这个历史角度和发展趋势讲,企业家以及其所带领的企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操盘手,在更大的程度、更广的范围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