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颂 广州报道
央行16日公布的5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当月外汇占款295407.78亿元,环比增加386.65亿元,增幅较4月大降66.93%,是今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前8个月里,单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值均在千亿以上。
但5月的贸易顺差却高企:当月外贸进 出口差额高达2203.93亿元,几乎是2009年至今单月值的最高水平。
金融机构持有的外汇占款,是用人民币向企业、居民购买外汇的结果,形成基础货币投放。多年来中国贸易顺差驱动天量“外汇”入境,外汇占款亦成为货币投放的核心渠道,与贸易顺差有密切的正相关。那么,如何解释5月贸易顺差与外汇占款的背离?
中信银行外汇分析师梅治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企业、居民持汇意愿增强,“贸易顺差上升,入境的外汇增多,肯定会带来结汇的压力。但结汇要通过银行代客结售汇渠道,后者的数据与外汇占款关联性更强。”
16日外管局公布的5月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银行结汇8743亿元人民币(等值1419亿美元),售汇8502亿元人民币(等值1379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41亿元人民币(等值39亿美元),这一顺差为2013年8月至今最低值,环比4月下滑约60%。
梅治信认为,根本原因是今年1月至5月,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使企业、居民持汇意愿增强。从今年1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达6.0930的波峰,到6月5日6.1708的谷底,人民币币值一路下行。
东莞证券宏观分析师费小平认为,今年以来央行的结汇意愿也在降低,呈现“不完全结汇”,反映对流动性投放的谨慎。通常情况下,央行所持外汇资产当月增量(以外汇占款为主)与金融机构(含央行)所持外汇占款当月增量大体持平,甚至前者的数据更高;但今年3月起,央行表内新增外汇资产明显小于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很大可能是结汇量萎缩。
不完全结汇或有外汇储备过重的考虑。6月12日外管局两名官员就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接受网络访谈时提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加大宏观调控难度、增加央行资产负债风险,也加大了外汇储备经营的挑战。
当前货币供应量并未受新增外汇占款大跌的影响,5月M2增速保持在13.40%,已是年内相对较快的速度。有分析师认为,央行将更多配合国务院的定向降准政策,差异化投放资金,避免外汇操作造成的“撒胡椒面”。他同时表示,6月5日以后人民币重拾升势,有可能再度促进外汇占款的增加。(编辑 付玉)
作者:曾颂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