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龙电梯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和维护。2011年至2013年,申龙电梯实现营业收入为76704万元、95682万元、109642万元,实现净利润为6197万元、10004万元、9937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6.51%、26.23%、27.14%,略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值。
电梯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仔细阅读申龙电梯的招股说明书后发现,公司在资金方面尚且说得过去,但是在技术上却不敢恭维,核心零部件不能自制而是靠代工,说白了就是一家组装企业。
核心技术靠代工
电梯最核心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曳引机和控制板,但是申龙电梯并不具备这两个技术产品的自制能力,而是依靠代工生产来解决,公司的自我表述是“外协加工。”
控制系统相当于电梯的大脑,不过申龙电梯只拥有对其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根据申龙电梯招股说明书的阐述,目前电梯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整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售后服务以及各种零部件专业生产在内的完整产业链,申龙电梯作为电梯整机企业直接介入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需要与零部件件企业进行专业分工协作。公司目前的外协加工主要由自制零部件、外协件和外购件组成。
在申龙电梯采购相关材料再加工的15个自制零部件中,核心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电梯控制系统和扶梯控制系统;外协件的采购数目是10个,核心项目是电梯控制板和扶梯控制板。这些核心技术价值几何,对公司到底产生多大影响,申龙电梯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一一披露。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外协件的采购金额分别是3794.69万元、5845.23万元和4682.22万元,分别占公司采购总额的比重是5.68%、7.31%和5.31%。其中,对电梯控制板和扶梯控制板的采购金额为657.08万元、1032.60万元和1358.01万元。与导轨、链条、曳引机等大宗原材料相比,一块小小的控制板价格高达六七百万元,足可凸显核心技术、拳头产品的价值。
其实,这个差距申龙电梯已经意识到了,公司本次上市融资就是冲此而来。根据招股书,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可以新增电梯控制板、扶梯控制板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满足公司一体机电梯产品中电梯控制板、扶梯控制板的自制需要。
不只是在控制系统上申龙电梯有短板,在驱动系统上公司表现的也不给力,集中体现为对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技术的研发和投产使用。公司虽然已经掌握了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技术,但是并没有进行产业化,目前只是通过样机试制并检验合格,具备进行批量生产的条件,申龙电梯想借助本次上市融资的钱在五号厂房内规划专门曳引机生产区域,并装备曳引机生产流水线,实现电梯核心部件的批量生产,待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新增电梯产能8000台,新增曳引机产能10000台,实现电梯配套的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实现自制。
“直投+保荐”遭诟病
光大证券最近两年受关注度很高。8·16乌龙指事件、IPO团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策略投资部自营业务暂停三个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被叫停、信用等级遭下调、增发计划前景不明……
这一次,光大证券是以“直投+保荐”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它和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联袂出演,故事是从2011年光大资本从申龙电梯自然人股东手中受让其6.9%的股权开始的。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1年8月15日申龙电梯前身神龙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袁华山以731万元的出资额作价6893万元向光大资本转让其持有的6.9%股权,本次转让成功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申龙电梯的第三大股东。有了光大资本的鼎力相助,申龙电梯加快了IPO步伐,2011年11月4日,公司以2011年9月30日账面净资产28108万元为基础,以2.53:1的比例折为111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光大资本持股765.9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申龙电梯改制成功、经营业绩向好,急切登陆资本市场的时候,有资质、有经验的光大证券,在光大资本的穿针引线下,成功成为申龙电梯的保荐机构。2012年3月31日,申龙电梯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称现已接受光大证券的辅导,并已向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由此,申龙电梯进入IPO快车道,2013年11月25日,公司按照“10转10”的方案转增股本,光大资本的持股数涨到1761.57万股,持股比例仍为6.9%。
从光大资本突击入股到申龙电梯接受上市辅导,期间不会超过一年时间,是一宗典型的“直投+保荐”的形式。虽然光大资本入股申龙电梯发生在证监会2011年7月发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之前,并不适用其中关于“证券公司担任拟上市企业辅导机构、财务顾问、保荐机构或者主承销商的,自签订有关协议或者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产业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再对该拟上市企业进行投资”的有关条款。但是这类日期推迟的文字游戏并非不存在,而一直以来,市场对“保荐+直投”“直投+保荐”此类模式多有诟病,由于保荐人持有发行人股份后,与发行人利益完全一致,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输送,保荐人的客观公正性不复存在,有些拟上市公司被否,也一定程度与此有关。
作者:小强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