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新国九条”可以看作是我国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再出发,也是中长期规划的蓝图,着力于构建多债市和股市、公募和私募、现货和期货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首次 单独列出“培育私募市场”
与“老国九条”关注的重点主要为单一的股票市场相比,此次“国九条”有许多亮点,比如强调“健全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允许机构投资者以对冲风险为目的是要期货衍生品工具”、“培育私募市场”等等。尤其是其中的“培育私募市场”,首次被单独列出,而在以往的文件中,“私募”只是一笔带过或根本不提。在业内人士看来,意味着私募市场发展已被提至更高的层面。
《意见》明确两点,其一为“建立健全私募发行制度”。建立合格投资者标准体系,明确各类产品私募发行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和面向同一类投资者的私募发行信息披露要求,规范募集行为。
对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各类发行主体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向累计不超过法律规定特定数量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发展私募投资基金。按照功能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完善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私募集合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各类私募投资产品的监管标准。
其二为 “发展私募投资基金”。按照功能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完善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私募集合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各类私募投资产品的监管标准。并提出“依法严厉打击以私募为名的各类非法集资活动。
我国私募市场发展刚起步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独特,在过去20多年中主要围绕交易所市场和公募市场展开;而境外成熟资本市场通常是以私募市场、场外市场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的。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金融衍生品名义金额已达687万亿元,其中私募发行金额633万亿元,占比92%。
据方正证券分析师赵伟测算,私募基金中的阳光私募在A股市场总规模约为630亿元。相比A股市场2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而言,阳光私募在市场中的比重微不足道。但是,私募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也同样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A股最活跃资金的代表,其对市场的影响力近年来大幅提升。
除了阳光私募外,其他私募的规模不容小觎,有分析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到22.38万亿元。如此巨大规模的资产一旦发生任何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都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因此此次私募市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还能增强对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证监会主导私募市场监管
事实上,在去年中编办明确证监会的私募监管责任后,证监会今年4月成立私募基金部。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券商创新大会”上,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主任陈自强表示,根据近期的工作规划,证监会将着力推进五方面的内容,即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着力完善政策体系、着力优化市场环境、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着力保护投资者权益;在政策体系方面,主要是完善税收政策、完善工商登记制度、完善投资者退出机制、便利账户开立和拓宽私募投资基金来源;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将支持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采用多元化组织形式,支持公司型、合伙型和契约型等各种形式,支持差异化收费模式,满足市场多样化投资需求……从监管层的发声也可以清晰看到私募基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今年1月基金业协会就开始启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截至4月底,有超过5000家私募机构申请备案登记,1500家已经登记完毕。
在私募监管方面,证监会负责起草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送审稿)首次引入合格投资者标准、对风险投资(VC)实行更宽松的差异化监管、首次引入从业人员诚信系统建设等;同时,条例还将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销售机构销售私募基金的行为进行监管。
私募“正规军”大有可为
基金业协会启动的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颁发的金融牌照让私募与券商、公募一样,同属于“正规军”,将告别以往的“野蛮生长”,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适度监管,创造一个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同时,对依法合规的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也给私募行业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新国九条”对私募的重墨阐述,将从制度层面为私募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有利于增加机构投资者对私募的认可,逐步走出一条类似于国外以养老基金、主权基金等机构客户为主的道路,改变目前以高净值散户为主的现状。
在未来,可以参照美国经验,私募市场与券商对接,发挥券商强大的市场组织功能。某知名人士指出,以美国为例,投资银行在场外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自主设立证券商协会,加强OTC市场自律监管;发起设立自动报价系统,高度组织柜台市场;进行做市交易,提供市场流动性等。可以说,没有投资银行的参与,就没有美国私募市场的巨大成就。
此外,按照新的基金法,私募基金也可以向证监会申请开展公募业务的牌照,这就意味着私募以后开展业务的范围更加广泛。
对于私募机构而言,重要的是创新,提升投研能力,研发出创新和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在风控和合规方面,应当更加严格规范。此外,私募应该积极发挥其灵活性,为创新创业型微小企业注入资本活力。我们应该相信,在未来,私募市场将大有可为。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