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点的央企名单,抢在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之前浮出了水面。
7月15日下午15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四项改革”试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入围此次试点范围的中央企业共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 司等6家,改革涉及细项主要包括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等。
“国资国企改革面临的难题很多,而且相互交织、彼此叠加,破解这些难题还是要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和探索,少走弯路规避风险。”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华岗阐释了展开此次“四项改革”的初衷。
在专家看来,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这6家央企,其中一个考量是风险因素,“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牵涉战略性产业,一旦资本进入就很难退出,不易掌控,对比来说,现有的选择风险更可控”。
改革尚无时间限制/
此次试水改革的具体内容,一是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二是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三是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四是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为何此次改革试水会敲定上述6家央企?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这次研究试点企业主要是考虑试点工作的需要,选择工作有基础,试点有条件,近年来改革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企业。”
此外,中央企业符合试点条件的企业很多,但国资委最终还是选择了少数企业开展,这也是出于稳步推进的考虑。“这次试点没有设时间限制和批次,随着试点经验不断积累和改革深入推进,试点企业会逐步转入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日常推进工作中。”一位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
在一位研究国资国企改革的专家看来,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组改建为例,想要参与这项试点的公司至少能达到100亿元以上的规模,实体业务大部分放进上市公司、股权产权清晰,流动资产比例大且有跨行业的股权投资。
“以中粮为例,其不仅拥有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旗下的二级企业等均为独立法人,产权运作比较成熟,比较适合展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组的试水改革。”上述专家对记者说。
探索新机制新模式/
接下来,如何遵循刚刚敲定的顶层改革思路,有序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上述专家表示,全国范围内的方案迟迟不见动静,“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现在出台仍有难度,目前可行的改革路径就是探索。”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改革路径选择的确在遵循“探索”的顶层思路。国资委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推行6家央企率先试水改革,首先是试图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模式。
通过试点,探索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厘清职责界面,研究国资委如何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探索授权投资公司经营国有资本后,投资公司如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从混合所有制角度来看,还须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路径。通过试点,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方法与途径。
而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机制方面,同样是“探索”。通过试点,进一步减少出资人代表机构管理事项,落实董事会职权,使董事会更好发挥决策中心作用,理顺董事会和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的关系,建立起法人治理完善、激励约束有效、经营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此次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努力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要探索试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上述国资委相关人士说。
坚决防止国资流失
在发布会上,彭华岗特意指出,在接下来的改革进程中,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守改革底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直言,有些央企负责人,特别是一些快退休的,把所在公司劈出一块来让民资进来,进来的民资都是朋友亲信。还有一些企业“把公司好的业务劈出去,交给自己人去经营,等混合之后,就顺理成章地交给自己人”。
有专家认为,在市场规则更规范的当下,大规模交易性流失可以避免,但流失风险难以杜绝,在坚持公开透明、防控引导并举、改革反腐同步防堵国资交易性流失的同时,应防止以“怕流失”为由拖延改革,放任体制性流失。
为破解上述难题,彭华岗开出“药方”:在接下来的“四项改革”试点进程中,需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在加强各项政策的系统研究的同时,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使顶层设计和试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改革主体作用。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大胆探索与坚守底线相结合”。
但仍有专家直言,虽然国资国企改革环境已明显改变,但造成国资流失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仍存在国有资产底数不清的状况,比如不少县级政府还有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但由于缺乏专门的工作机构,无法摸清资产底数,改革过程中发生国资流失的风险很大。
而且,资产评估难以给出公允价格,资产评估通常是对单项资产进行估价,难以体现国有资产的整体价值。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品牌、商誉、技术、营销渠道、垄断地位等无形资产,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社会诚信度整体较低、中介机构不规范的情况下,国有资产容易被低估。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