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6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上半年保费数据,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1,96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026亿元,同比下滑了2.8%,为今年以来首现负增长。
出现保费同比负增长的原因,并不是今年6月保费出现断崖式下跌,相反中国人寿今年6月单月收入保费高达302亿元,较4月的156亿元和5月的189亿元出现了较大的反弹,不过相较于去年6月的476亿元高速增长,今年的负增长确实是输在了“6月份”。
大智慧通讯社统计了今年1-6月中国人寿各单月保费数据如下,1月保费借助开门红收入808.7亿元,2月份断崖式下跌至206.3亿元,3月份反弹至317亿元,4月份开始银保新规开始下跌至156亿元, 5月收入189 亿元 ,6月份反弹至 302亿元--开门红后,保费增速乏力,银保新规对保费影响较为明显。
**短暂刺激,长期转型**
正如2013年的6月,中国人寿完成了上半年的最后一轮保费规模冲击,奠定了下半年低速的转型。
据中国人寿2013年半年报显示,2013 年上半年在个险、银保和团险渠道推出了瑞鑫组合、鑫丰、鑫裕组合等多款新产品,趸交居多,其副总裁林岱仁就在中期业绩报告会上指出,上半年由于银保渠道期交业务下降比较多,要保证整体方方面面业务发展,所以趸交做得多一些,保证总量。下半年个险渠道要继续加大期交业务,尤其是期限长的业务。由此国寿经历了6月和7月的高增长后,下半年明显趋缓,在12月份单月保费还同比下降34%。
2013年冬,时任中国人寿总裁万峰还提出2014年计划保费负增长,大力调整结构,促进价值转型的目标。虽然中国人寿曾经在2009年提出要警惕保费负增长,然而此次是提出要“拥抱”负增长。不过正当2013年12月底,中国人寿保费同比增长仅为1.24%,离负增长仅一步之遥时,中国人寿的强劲新年开门红又悄然袭来。
大智慧通讯社发现,中国人寿为了在2014年实现开门红,又推出了费改后新产品鑫丰新两全保险(A款),缴费方式为趸缴,保险期间5年,保险责任为满期、身故、意外身故保险金。中国人寿相关人士介绍,该款产品最大特点就是集“高固定收益、高现金价值、高保险保障”于一体。保障与理财兼顾。
这一刺激让中国人寿保费从1.24%,猛增至2014年一月份的72.9%。在开门红的刺激下,中国人寿2月份以后的保费增速逐月下滑:前2月份是39.23%,前3月是18.14%,前4月是9%,前5月是7.5%,前6月则是负增长,下滑2.8%。
从今年6月份单月保费数据来看,6月份收入保费302亿元,较4月、5月的156亿元和189亿元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以看出中国人寿也在半年“大考”之前做了保费规模刺激,不过由于今年开年开门红的顺利实施,6月份刺激强度不及去年。
中国人寿的转型,只能在价值和规模中寻找平衡。虽然万峰已经辞任中国人寿总裁,不过其继任者林岱仁似乎继承了万峰保费负增长的年度目标。如下图所示:
图片:大智慧通讯社 整理
**低速成常态**
万峰去年表示,两三年后,续期保费在总保费收入的占比可以到70%以上(2013年底是58.45%),续期保费每年增加300亿元。到2016年,续期保费可能2500亿元(2013年年底是1907亿元),中国人寿的结构性调整就取得决定性胜利。
“趸交保费,保险公司可以一次性将保费收入囊中,使保费增速加快,但后续保费中断,导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没有连续性”一位保险分析师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虽然中国人寿满期给付高峰期已过,但可以推算中国人寿2014年还有将近700亿的满期给付。
比如2008年,中国人寿销售了1053亿元五年期的鸿丰两全产品,趸交,致使当年保费增速高达50.34%,然而却给2013年的满期给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2009年中国人寿仍然销售了592亿元的该款产品,虽然满期给付高峰期已过,但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
致使,中国人寿仍然需要在低速的转型过程中,短期冲击保费规模,获得充足的现金流以面对满期给付以及退保压力。
此外,未来的增长更需依赖保障性产品,在监管层连续推出限制高现金价值产品销售以及新一轮银保新政的政策驱动下,中国人寿依靠短期冲击保费将变得更为艰难。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人寿转型过程中,将长时间面临低增长的困境。
发稿:葛振兰/曹敏慧 审校:丁亮/孔驰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