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试探虽多,却仍无一家国企突破集团层面招徕外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在7月25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召开的混合所有制研讨会上,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集团层面的混合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集团公司缺少资本来源通道时,下面企业的资本放大效应就受到很大制约,影响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深化。
而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中国建材集团,究竟该不该在集团层面的混合制发展有所突破?该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无奈地表示,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里,需在国有投资公司层面操作。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邵宁认为,这个问题在推进央企整体上市方面或能有解决。
集团层面混合待破冰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纷纷出台各自的混合所有制方案。如中石油提出放开油气产业链上的资源与社会资本进行混合,5月12日,中石油公告称,拟以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资产及负债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东部管道公司,并将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出让其所持东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权。
中石化则打算以出售加油站资产的形式向社会和民营投资者出让销售公司的股权,具体包括3万余家加油站资产、连接加油站的城市成品油管道、仓储设施以及包括2万家加油站便利店在内的非油品业务,涉及千亿资产。
而在各地方国企层面,更有多种版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不过,这些改革版本的共性都是未触及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只是在二三级公司下面的尝试。即使是被国资委列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两家央企,中国建材和中国国药集团,在这方面也暂无突破。
国药集团新闻发言人石晟怡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药集团将在已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子公司,在股权层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要加快推进集团内没有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资子公司尽快改革。并未谈及试点改革是否会在集团层面上推进。中国建材集团的表述也大致如此,该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尚不会触及集团层面。
“如果不对集团层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没有意义。”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认为,经过历年的股份制改造,推进国企上市,目前大部分央企旗下子公司都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也就是实现了混合所有制,反倒是集团公司多为单一国有股。周认为,起码应该“在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混合要从母公司层级突破。”
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也持这一观点。“在央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本来是很好的设想,但现在受产权制度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张杰认为,正是央企集团公司层面没有推行股权多元化的原因,造成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不足。
“现在国企推行混合所有制多数是在二三级企业层面,为了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集团公司一般是国有独资或者控股。在集团公司缺少资本来源通道时,下面企业的资本放大效应就受到很大制约,影响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深化。”张杰表示,国际惯例一般都是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下级公司反而有些是独资的。而中国的情况却相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市场化、混合所有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就很难真正建立长效机制。”
整体上市就能解决?
张杰和周放生的看法,作为混合所有制试点的中国建材集团,其董事长宋志平未必不曾思虑过,但宋志平对此似乎有顾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道,央企集团层面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待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立后,在其层面上进行操作,而央企自身恐怕尚无权自己革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资专家向记者解释道,国有股转让需要出资人到位,并有相应的监管体系。原本国资委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作为央企出资人不太合适,因此要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移出资人职责给这两种公司,国资委则可以理顺自己的监管职能。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未到位前,央企集团层面的股权转让,操作不当会涉嫌国资流失。因此应缓行而不宜急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邵宁面对记者的追问则表示,集团层面的混合可在推进央企整体上市时获得解决。
最近华电集团宣布正全面推进国企改革,已经制定出改革路线图,该公司将着力推进资产运营改革,以公司整体上市为方向,推动上市公司对集团资产的整合,最终让符合条件的资产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平台。除了华电集团以外,过去数年,在国资委的推动下,已有部分央企实现了整体上市。
不过也有质疑之声认为,即使央企整体上市,仍未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比如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中国北车,其股权结构中,北车集团持股高达61.57%,而集团层面的股权则是百分百的国有。宋志平也认为,很多国企虽然上市了,不少却是一股独大,这种上市虽然是拿到了市场的钱来发展,但并没有把市场机制引入进来。而混合所有制推动了企业的所有者到位、治理规范化和激励机制到位,因此是一把金钥匙,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部分特定业务的途径和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长期纠纷四大难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亦指出,国有企业的有些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占比太大,应该减持一部分,对于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很有帮助。
适度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国企已经有了很多好的案例。比如中国建材此前的混合所有制尝试,将民营企业管理层引入自己的管理团队,其中原虎山水泥厂董事长张剑星就是在后来带资本进入南方水泥的股东之一,他现在不仅是南方水泥的管理者也是南方水泥的纪委书记。张剑星认为,这一安排是非常成功的。“我们看国有资产看得比谁都牢,因为我的资产在这里,国有资产损失了,我的资产就损失了。不管是谁胡作非为,我肯定会认真对待。”
正因如此,厉以宁表示,“实践证明,就中国建材这样竞争性领域的企业而言,通过市场途径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引入"所有者的眼睛",是解决所有者缺位和降低监督成本的一个突破口。”
不过,倘若国有股应减持,究竟应该减多少?国有股占比应该是多少呢?张杰认为,保持三分之一国有股权的控制力红线还是要坚持的。
周放生则认为,这些争论都是在于混合所有制的边界在哪?事实上衡量混合所有制成功有七大标志:第一,企业经营团队由董事会选聘。第二,企业主业由企业董事会决定。第三,重大投资由企业董事会决定。第四,考核激励由企业董事会决定。第五,工资总额由企业董事会决定。第六,企业重组由企业董事会决定。第七,企业资不抵债、严重亏损时,应按照市场化的办法退出。“如果做到这七点,那这个混合所有制才是成功的。”周放生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