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名从肯尼亚旅游回来的女子发现有发热等流感症状,而近期西部非洲等地正在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香港卫生署紧急对其隔离治疗,直到31日才解除警报:该女子检测埃博拉病毒为阴性。也就是说,
香港高烧女子排除染埃博拉病毒。但资本市场是不理性的。7月30日,莱茵生物(002166)涨停,联环药业(600513)、鲁抗医药(600789)、海王生物(000078)等均有不小的涨幅。其中莱茵生物、联环药业等在7月31日依然保持了强劲的上涨趋势。
过去几年H1N1、H7N9、超级细菌等多个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游资对于上述几个股票的炒作也是不遗余力,几乎每次都有这几个股票的身影。其实这些所谓的"概念股"其实与病毒疫情关系并不大,有的甚至完全搭不上边。
莱茵生物与疫情的主要关联是"莽草酸",这一物质提取自八角的果实,是生产达菲的重要原料,莱茵生物2009年时曾获得超过1500万元的莽草酸订单。达菲已经被证明对多种流感病毒都有效果,被卫计委纳入了多个治疗手册之中。因此每次遭遇重大疫情,莱茵生物总是能够第一个被联想到,尽管埃博拉病毒目前尚无特效药,但莱茵生物依然受刺激涨停。
联环制药的"故事"则较为曲折。在"超级细菌"肆虐期间,业界权威的《柳叶刀》杂志曾发布一篇学术论文,指出超级细菌能抵抗很多抗生素,替加环素和粘菌素也不能完全杀死它们。
这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竟然被解读为"替加环素和粘菌素对超级细菌有效"。于是替加环素的生产商海正药业(600267)被爆炒,同时资本市场关注到联环药业有一款名为"多粘菌素"的药品,所以也受到关注。
海王生物与疫情的关联程度更为薄弱。甲流疫情流行时,市场传言海王生物能够生产H1N1疫苗。事实上当时海王生物与GSK公司合资成立了海王英特龙,从事普通流感疫苗的开发。但是在2011年6月,由于流感疫苗项目与初期规划存在较大差异,海王生物已经将其所持的海王英特龙51%股权悉数转让,转让价为3900万美元。尽管如此,海王生物还是每次都能得到游资的青睐。
当疫情进一步发展时,资本市场的关注重点还会逐渐转向诊断试剂、疫苗等相关领域。可实际上,各类诊断试剂一般都是由国家疾控中心统一制备的,相关疫苗要经过层层审批,即便是走绿色通道快速审批,一般产品上市之时,疫情早就不复存在了。
2010年时,华兰生物(002007)曾按照国家要求,准备了5225万剂甲流疫苗,其中714万剂未用完。华兰生物不得不全部计提了减值准备,幸好工信部还是遵守承诺的,在2012年2月支付了7855万元的货款,华兰生物才免遭损失。
即使是真的流感疫情概念股,也面临着利好最终未能兑现的尴尬,更何况一些伪概念。疫情跟风炒作,还是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