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再添“11把火”三年啃掉国企遗留“硬骨头”
昨日(8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11项举措35条具体政策为东北振兴“添了一把柴”。
《意见》对国企改革着墨较多,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妥
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且在东北地区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供水、供电、供热、物业管理)。支持东北国企改革先试先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此外,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振兴东北举措较为全面,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他形象地说,“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企改革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试想国有企业背着一个,抱着一个,还穿着个大棉袄,然后跳海里游泳,能游得动吗?”力争用2~3年时间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足见中央决心很大。
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在全国经济排名靠后。在梁启东看来,目前东北经济存下行压力,《意见》的出台将为东北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意见》全文近8600字,包括11项举措、具体35条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11项举措,对一直困扰东北地区的国企历史遗留问题也做了布署。
《意见》要求,尽快出台分类处理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力争用2~3年时间,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在东北地区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地方国有企业也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企业办社会,就是政府将一些社会的职能交给国有企业来完成。然而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仍在办社会,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都由企业来办。”梁启东表示,实际上企业负担不起,必须得脱离出来。
对于解决办法,梁启东认为,国家应该给予厂办大集体、离退休人员等进行补贴,包括拖欠的工资、养老医疗保险等,这需要中央与地方共同解决。“受企业办社会等影响,辽宁一个省大约就有100万人,一个人只发5万元也是很多钱,地方拿不出,需要中央进行协调。”
此外,《意见》还提出,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支持东北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发展活力。
《意见》还要求研究中央企业和地方协同发展政策,支持中央企业与地方共建产业园区。
试点民资设立金融机构
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外,11条举措还包括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在简政放权方面,鼓励辽宁省开展投资领域简政放权改革试点,对属于省级审批的投资项目,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前置审批事项。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的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政策,拓展至东北地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
面对目前东北民营经济较为薄弱的情况,《意见》提出,在东北地区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在东北地区试点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
此外,《意见》还强调在东北地区启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利益分配共享机制;研究在黑龙江、吉林开展竞价上网电力改革试点,推动在内蒙古通辽开展区域微型电网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政策上,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将东北地区具备条件的省市纳入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
政策扶植方面,《意见》要求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对东北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对高端装备制造、国防科技等领域予以倾斜。
“试点是较好的方法,符合东北经济客观规律。”梁启东表示,振兴老工业基地,很重要的是把改革创新作为主基调,改革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不同的探索以及试点来进行。比如重大的改革举措涉及很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完全一刀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