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掀起的一场"反垄断"风暴让众多豪华品牌甚至多个行业受到波及,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下旬以来,捷豹路虎、奥迪、奔驰、克莱斯勒、宝马、本田、丰田等7个品牌均主动下调了零部件或售后价格。
专家预测,此轮汽车业反垄断,很大几率会以降价和罚款告终。
尽管发改委开出的首张罚单落在了湖北4家宝马经销商头上,但舆论的焦点始终离不开时下中国豪车市场的领头羊—一汽-大众奥迪。作为首家公开承认其垄断行为违法并接受调查的车企,奥迪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是期待。
"目前事件还处在调查的阶段,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目前我们这边并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透露了。"从最初盛传高达18亿元的处罚金额,到现在"可能不到2亿元",这家坐稳中国豪车市场冠军宝座的企业8月15日对时代周报记者这样说道。
12家企业被查
今年8月初,一场汽车界的"反垄断"调查突然席卷各大品牌。8月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态称,"克莱斯勒、奥迪以及日本12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将于近期进行处罚,奔驰是否存在垄断,仍在调查"。
8月11日晚,一汽-大众在官网发布声明,承认奥迪品牌存在价格垄断违法问题,并将诚恳接受处罚。8月13日晚间,奥迪德国总部亦公开表示,将接受中国当局向其开出的反垄断罚单,与此同时奥迪还表示将修改其在中国公司的企业管理流程。
同一时间,多家车企亦被逐渐卷入这场风暴当中。其中发改委首张对汽车经销企业下达的罚单更是落在了宝马的头上。8月13日,湖北省物价局通报了武汉市场4家宝马汽车4S店协商统一收取PDI检测费构成价格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并处罚总计近163万元的罚款。
8月17日,江苏省物价局亦称已对奔驰汽车的垄断调查掌握相关证据,其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为典型的纵向价格垄断。
与此同时,另一豪华超跑制造商玛莎拉蒂亦表示正在自查,而雷克萨斯也被爆遭发改委问询,消息称之前雷克萨斯又曾被披露零整比超标,但其一直没有公开回应。
"一哥"的现实难题
尽管置身于"反垄断"风暴的核心,但摆在奥迪眼前最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却是,如何在重重压力之下确保"一哥"地位之不动摇。
2013年,奥迪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售出157万辆高档轿车,提前两年完成并超越了自己定下的"2015年达到150万辆"的目标。
而据其最近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累计交付销量为316945辆,较之去年同期的269905辆上涨17.4%。值得注意的是,奥迪7月份在华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重为33.5%,而1-7月在华累计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重为31.3%,均超过了三成比例。中国市场无论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奥迪来说,已然极其关键。
一般来说,奥迪都是以横比的方式来考核市场,也就是市场占有率。尤其在目前中国市场贡献了大众集团全球1/3销量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显得尤为重要。早前有消息称奥迪最近上调了年度目标至59万辆,然而截至记者发稿前,一汽-大众奥迪方面仍未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
一名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去年我们为大众贡献了19万辆的业绩,其中奥迪占到1万辆左右。到了今年上半年,奥迪要求的业绩是3万辆,但我们只做了大概2万辆,还没达标。"
对于目前靠A4L和A6L两款车型冲量的奥迪来说,利润更多是来源于Q3和Q5这两款SUV。而刚上市的A3轿车能否取得如A4和A6般的成功,关键则在于市场的培育和扩大。
"坦白说,如果不是大众集团,我个人以为A3轿车国产几率不大,主因是投资报酬率‘可能不高’。但有了大众高尔夫,平台能共享,零件能共享。有了大众集团在背后支撑,宝马与奔驰就算国产化,奥迪的杀手锏便是终端售价可以非常弹性。此点是宝马奔驰绝对不可能办到的。"汽车分析师泰万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经济规模"使奥迪依然可以维持中国市场"一哥"位置,不过随着强劲对手的步步紧逼,如何不被超越是个大命题。
"去年奔驰都是用大力的折扣来促进销售,而今年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加价销售了,可想而知奔驰今年无论销量还是利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增长。加上宝马今年国产3系以及X4等新车型的上市,对奥迪来说都形成一定的冲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年底加上奔驰新C级的加入,奥迪A4L也要严阵以待。
放眼全球,豪华车市场中仍然还有2个具有增长潜力的"处女地"。一是像奥迪A3类的入门车款(含入门SUV),二是豪华大型SUV。前者可扩大品牌影响力与市占率,后者产量虽小却有极高利润。
"奥迪利用入门车款拓展全球市占率的战略,估计在华市场会遇上困难。主因是华人市场受到税制及用车观念影响,入门级豪华轿车难有大表现。换句话说,只剩SUV能着墨了。一旦对手SUV国产布局也渐趋完成,一汽-大众奥迪自然会感受到压力。"泰万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据奥迪最近公布的7月销售数据显示,奥迪Q3 7月在华销量达8052辆,较去年同期同比提升98.4%,几近翻倍。
虽然截至记者发稿前,发改委对奥迪的最终罚单仍未有结论,但实际上这对于奥迪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影响有限,调控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确保市场拥有公平开放透明的竞争环境。
此事过后,德系三强的"竞赛"仍然会在中国市场上演,而在经济调控正以"内需"取代"出口"的情势下,阵痛期显得不可避免。"既然经济动能受到限制,即便销售渠道持续往三、四级城市扩张,效果仍会逐渐递减。这是奥迪、宝马以及奔驰皆会面对到的现实。"泰万仁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