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商业地产大王万达联合百度、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共建万达电商的事情了。在消息宣布后,大家最关注的,无非是这个手握50亿元现金的富二代“腾百万”到底将如何做电商。而作为“腾百万”的老板,王健林在三巨头签约之前,在万达内部又一次高级别的讲话,从中可以解读一下王健林做万达电商的思路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
明年底才上线 具体玩法还没想清楚
首先,王健林在这次内部的高级别讲话中,再一次明确提到的依然是O2O,因此关于万达电商战略定位是O2O已经无可争议。当然,O2O也是一个大范畴,也有很多种形态的玩法,万达电商未来到底会是哪种玩法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王健林对于新组建的万达电商高管团队还是比较宽容的,期望值虽然很高,但同时也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错。在谈话中,王健林明确提出了万达电商正式上线运营的时间是2015年底,那么,如果从万达电商新任CEO董策入职算起,王健林给这个新团队完成第一个任务、也就是上线的时间至少有一年半。这个时间,对于一个有了一定基础(过去两年前万达电商团队所做的努力和留下的成果)的新公司而言,还算是相当宽裕的。
从王健林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目前万达电商的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清晰,整体商业方案也还在论证当中,还没有通过王健林的首肯。王健林的评价是:和上次汇报相比,无力形象进一步显现,值得肯定,但也有一点走偏的地方。
王健林所说的“走偏”指的是,新的万达电商高管团队“考虑盈利和商业模式多了,考虑线上线下融合少了”。王健林希望看到的是“具体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开发案例”,因为他现阶段可能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首期投资就达到50亿元的万达电商,将如何融合和盘活他万达集团已有的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四大产业。显然,万达电商高管团队还没有给他答案。
不过,这恰恰是职业经理人最难受的地方。你考虑商业模式和如何盈利多些吧,老板会说你高度不够、眼光不长远;你考虑战略布局和长远发展多些吧,老板又会说你计划太虚、没有产出。其实,没有完善的对策,老板在这种时候其实也要刷刷存在感以显示他的权威。
主打互动体验 但案例有些似是而非
谈到O2O,王健林认为O2O真正的核心是消费的互动和体验。为此,他专门举了几个例子来论证怎么玩O2O的互动和体验。
第一个例子是看电影,这个怎么评价呢,感觉有点LOW。这可能王健林从来没有上过团购网站买电影票,尤其没用过美团的猫眼电影APP和现场刷扫码取票有关,毕竟人家是超级亿万富翁嘛!
他是这么说的:比如看电影,没有O2O,也能看电影,到现场排队买票,看电影的本质没变,但是如果能通过手机提前定票,选场次和座位,到了现场手机验票进场,这就多了互动服务,线上线下就相互融合了。
说的都没错,可惜啊,这些玩法各大团购网站早就玩得倍儿成熟了,现在年轻人都是这么看电影的啊,而且连他的万达影城的电影票很多都是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网、百度糯米等团购网站卖出的。其实何止电影票,万达广场里大量的吃喝玩乐,其实很多都早就跟各大团购网站合作了。
倒是王健林另外举的三个例子有点儿新潮,不过细琢磨起来,里面的漏洞很多。
第一个是在万达广场停车,他希望能实现自动提示是否有车位、手机导航快速找到车位,甚至能够下单预定车位。
王健林作为大老板不知有多少年没自己停过车了。万达广场停车要排几十分钟显然是车位不够用啊!车位不够,那还怎么可能让一个还没到现场的人先预定车位,而让已经到车库门口的顾客不让进、在外面等着?
第二个是智能试衣,这个在国外已经有不少APP在做了,国内最近也有些创业者在尝试。不过,人家这些玩法都是基于线上电商业务的,因为没法现场试穿,所以用这种电子模拟的方法来解决“合身”的问题。
王健林说:顾客到了万达广场某个服装店,“人往那里一站就知道你的三围和各种尺寸,自动为你选择款式和大小”,“试衣的工作,手机上就能完成,如果满意,直接手机付款,拎包走人”。顾客到了服装专卖店,你不让人家亲自试试,却搞个手机APP模拟试衣,这不算装逼算什么?
第三个例子是吃饭。王健林说:“到某个餐厅吃饭,可以预先线上点菜,线上排位,排号后如果时间尚早,可以去逛逛商店,等排号快到的时候手机就发出提醒,什么都不耽误。”
不过,这个提醒服务很难做到恰到好处。是提前10分钟发出呢,还是提前20分钟?你怎么知道顾客这会儿瞎逛到什么楼层去了?难道要对每个用户进行定位跟踪?再说里面吃饭的人啥时候离开也不是餐厅能决定的啊,你是提前5个号叫呢?还是提前2个号叫?
让贵为首富的王健林亲设身处地去寻找平头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中的痛点,不是万达电商高管不尽责,而是老板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下属的主观能动性。
APP思路无厘头 O2O争王不容易
除了给万达电商明确的时间表外,王健林还表态,提醒万达电商不要把钱重点投在增加会员上,这也算是给新的万达电商管理团队卸担子松绑。此前,万达电商CEO董策说,万达电商明年的会员数要超过1亿,听起来就怪吓人的!
不过,王健林所谓的“增加会员数加大抽奖力度就行了”的说法,恐怕是在打电商行业万千从业者的脸!万达有钱是没错,可有钱的绝对不止万达一家企业。如果仅仅通过大力度的抽奖就能获得所谓的“会员”,那还有什么难做的生意?
对于如何增加会员数,王健林在讲话里是这么说的:“增加会员数很好办,加大抽奖力度就行了,拿出10套房子100辆汽车抽奖吸引消费者,可能一个月会员就能增加1个亿。”
这是会员吗?会员是这么定义的吗?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国美、苏宁门店经常举办的免费抽彩电活动,凌晨5点天都还没亮,门口就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但放眼一看,我去,全是老头老太太!这种人,就算进去登记了姓名、手机号甚至身份证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王健林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也说了:“可是抽奖活动一结束,这些会员就成了僵尸粉,这样的会员有什么用呢?”
除此之外,王健林给万达电商提出的要研发几十个甚至几百个APP的要求,也实在是匪夷所思!王健林是这么说的:“加大产品研发,研发几十个、几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软件,让每个商家都觉得好使,自觉愿用,消费者也可以深度体验、愿意使用,这样O2O就成功了。”#有外行领导内行的味道#
最后,王健林说了,社交有腾讯、搜索有百度、电商有淘宝和京东,唯独O2O还没有大平台。言下之意,当然是万达电商要做未来O2O平台的王者。不过,抛开万达的地产收入不谈,其实万达商业零售领域的收入并不大。而至少目前的信息是,万达电商的O2O还是在围绕万达广场和万达四大产业转,并不是开放到全中国的商业零售和生活服务业。既然这样,又如何跟已经一年几百亿规模、且每年翻几番的美团,还有紧随其后的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争雄O2O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