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 方向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加速,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器人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进而取代人力。发达工业化国家纷纷做出战略部署,抢占机器人产业发展制高点。
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购买商。总部位于德国的行业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2年买入36560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幅高达60%。
华鑫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倒逼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因此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存在长期投资机会。
智能机器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能否带来颠覆性变革的担忧。国际劳工组织负责政策事务的副总干事萨拉萨尔说:“智能机器的发展将加速替代劳动力,美国权威机构预测47%的美国劳动力将会被智能机器取代。”
他认为,智能机器的发展从长远看无疑将造福人类,但从中短期来看,政府和劳动者都需要做很多调整,来应对智能机器对就业和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认为,这一轮技术创新将比曾经的工业革命更容易使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比如FACEBOOK(脸书)就是一个员工数量极少的公司,但却拥有巨额的利润。”他认为,随着自动化进程加快,会有更多劳动者进入低工资就业领域。
泰勒·考恩指出,在新技术时代,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高技能价值工作,政府需要采取行动保证技术创新惠及低收入阶层。
不过,专家也认为,技术创新只是工具,人类才是机器发展和应用的决定者。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学院主任尤斯廷·卡塞尔就说,“我们可以决定哪种人工智能技术是我们需要的,允许真正有益的智能机器发展,从而解放劳动力。”
专家呼吁,各界政府及劳动者都应随着形势变化积极作出调整,以应对“智能时代”。技术给生活和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通过教育、税收和福利政策消除,是人而不是机器决定人类的未来。
作者:毛振华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