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的资本市场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无论是IPO、并购还是债券发行,互联网公司都毫无疑问地位居前列。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近期赴美上市潮表现活跃。”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美银美林高科技、媒体及电信事业部亚洲区主管郑孝明表示。
眼下,互联网股显然处在顶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兰亭集势、途牛、聚美优品、京东、迅雷等公司相继在美国完成IPO。阿里巴巴更是将这一波互联网热潮推向更高的顶点。
不过,阿里巴巴的一股难求在让市场躁动不安之余,也令其担忧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命运。9月5日阿里巴巴招股价出炉后,聚美优品、唯品会等股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
“有几家受到影响,但现在并不是一次全体性的下调,受影响会比较大的还是亚马逊之类更大的、流动性更高的同类股。”郑孝明认为,市场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兴趣依然未减,阿里巴巴IPO也不会成为行业盛宴的压轴曲。
小米:下一个焦点
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初至8月末,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规模已达34亿美元,超过此前任何一年的全年规模。在增发方面,科技业在中国发行人增发发行量行业排名中也占据领先地位,其发行量总计达9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32亿美元的近3倍。
“(阿里巴巴上市后)投资者,包括媒体的聚焦点会有所转变,但中国还是有一些很好的(互联网)公司。”郑孝明指出,已经上市并且实现盈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业绩上仍然可圈可点。
最近公布的半年业绩中,百度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9亿元,同比增长59%;腾讯上半年的总收入则同比增长37%至381.46亿元,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8%升至32%。
“过去,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平均规模也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因为一般来说,市值在8亿至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才会考虑上市。”郑孝明表示,而现在,接受PE投资后的不少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已经高于10亿美元,预计还会有公司陆续寻求在美国上市。
已经进入排队名单的包括大众点评、美团等,已有消息称大众点评计划赴美上市融资5亿至10亿美元。投资者的下一个关注点最可能落在小米身上,近年来,小米在中低端手机市场迅速发展,而中国这一市场本身潜力巨大,“今后谁能垄断,或者说几家公司如何瓜分市场,对投资者而言都是很有趣的问题。” 郑孝明表示。
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的并购热潮还将继续。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初至7月末,中国科技业并购金额达25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近三倍,也已超越了去年的年度纪录(177亿美元),交易宗数同比增长28%至268笔。其中,腾讯、联想和阿里巴巴占据前三,收购金额合计达160亿美元,占中国科技业并购总额的63%。同时,对外并购规模也大幅增加,占中国科技业并购总额的32%。
“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足够大,越来越国际化,国内经济也不断发展,令其有能力进行海外并购。”郑孝明认为,另一方面,公司自身以及客户需求上也都更需要扩展海外资源,未来,互联网公司的并购热潮还会继续下去。
根据美银美林的数据,2008年,以市值计全球前15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只有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当时只是Alibaba.com)三家榜上有名,合计市值不过203亿美元;而如今京东也成功跻身,根据彭博数据,四家公司合计市值已经高达4820亿美元,其中,京东和腾讯的估值分别为388亿美元和1463亿美元,而阿里巴巴的市值则高达2180亿美元。
电商细分市场仍有潜力
“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盈利或者通过广告,或者就是电商模式。现在,市值最大的公司都与电商有关,但电商本身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者仍然比较看好。”郑孝明认为。
国内电商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5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8%。预计今年底,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6324亿元。
“美国现在火的是与汽车有关的,在中国也是一样,另外提供旅游相关服务的电商也继续有人投入,这个市场很分散、潜力也还比较大;第二个是教育方面,线上和线下结合、更有效率的模式;第三就是与每天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内容,交通、餐饮、娱乐等等。”郑孝明表示,在零售市场中,美国电商(包括线上、线下)的市场占有率,远比中国电商要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