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27日电 题:
支持改革就是落实国家战略—三部委谈上海自贸区建设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中,地方和中央紧密联动是改革的一大特色。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负责人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部委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继续全力支持自贸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
简政放权:放开准入激活市场之手
在国务院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被置于首位。在各部委对自贸区的支持中,简政放权亦被放在重要位置。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表示,自贸区在市场准入方面有重大改革。对外商投资在负面清单以外的,不用审批而采取备案的方式。清单内需要审批的,商务部也促成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此外,对于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也采用了备案的方式。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表示,自贸区成立一年来,海关共推出23项监管服务新政。“凡市场能调节、社会能管理、行业能自律、企业能自主的,就要有序地"放"。”
比如,自贸区企业从账册备案到核销的操作环节由34项减为10项,减少70%以上;取消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等7项行政许可;将预归类等5项事权让渡给市场。
“工商部门对自贸区的支持涉及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优化企业设立流程、转变市场主体监管方式等三个方面,共计9条具体措施。”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告诉记者,这些政策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更多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改革效应:让企业评价、以秒来计算
自贸区已推出的改革措施效果怎么样?相关部委负责人一致表示,自贸区改革要让“市场检验、企业评价、社会认可”。
统计显示,自贸区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后,外商投资热情迸发,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加约10倍。
“从企业反馈看,自贸区改革成效明显。”孙毅彪说。统计显示,今年1-8月上海自贸区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平均通关时间减少3-4天。部分改革甚至精准到了以秒计算,如自贸区海关采用智能化卡口后,集卡的通过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减少到45秒,目前又缩短至5秒。“这个提速效应出乎意料,一开始我都以为是报错了。”
刘玉亭告诉记者,通过放宽准入,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约1.2万户,超过原上海综合保税区过去20年的企业存量。借鉴国际通行规则,自贸区将12种类型的企业营业执照统一成1种样式,既体现了不同类型企业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也为自贸区率先实现登记发照全程电子化创造了条件。
未来方向:放得开也要管得住
自贸区的改革,无一例外体现了政府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宽准入、严监管”的转变。如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成为各部委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王受文表示:“在开放、准入方面,要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要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发挥作用。”目前,商务部正配合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和相关执法体系建设。
比如,商务部把全国外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上海自贸区信息平台对接,有助于对准入后的外资企业进行跟踪和管理。上海自贸区租赁业开放后,商务部又协助制定融资租赁业管理办法。
孙毅彪告诉记者,改革的同时要加强风险防控,“放得开也要管得住”。自贸区改革后,很多业务量呈两位数增长,而海关人员不可能同比例增加。为配合监管重心下沉,自贸区海关实施“瘦上强下”的机构改革,将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和一线人员数量按5%:20%:75%比例进行配置。
“自贸区的工商改革如企业年报公示,就是要让企业对政府负责,改为对全社会负责。”刘玉亭说,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后,系统性的严管体系尚未建立,社会共治环境有待完善;二是工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需要创新突破。这些问题,都将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