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
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9日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扩大,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2014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收窄。其中,经常项目顺差805亿美元,同比下降1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78亿美元,下降34%。国际收支总顺差1583亿美元,同比下降27%。
具体来看,上半年的经常项目顺差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国际上通常用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1.8%,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国际认可的合理区间。
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保持顺差,但该项目的季度变化明显,在二季度出现了162亿美元的逆差。这主要是由于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带动银行和企业等主体外汇资产增多且境内运用减少。
今年3月份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市场难以形成单边升值或贬值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持汇意愿增强,外汇存款增加,外汇贷款减少。数据显示,二季度境内银行的各项外汇存款余额新增863亿美元,环比增长104%,同期银行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由一季度的增加626亿美元转为下降23亿美元。从国际收支角度看,这些市场主体的适应性调整均导致银行和企业等主体外汇资产增多且境内运用减少,大部分转向境外运用并表现为资本和金融项下资金流出,带动“双顺差”规模收窄,使国际收支趋向自主性平衡。
《报告》认为,近期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供求关系的改善表明:在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持续较大顺差的情况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仍是可能的。2014年下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可能呈现双向波动的振荡走势。其中,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贸易投资仍将维持一定规模顺差,但受市场及政策性因素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依然较大。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快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坚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大力发展外汇市场,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夯实统计监测基础,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经济日报记者 张 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