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景点看人海,在高速路上看车流;在五台山上吃“台蘑炖山鸡”,到大雁塔下“合影留念”;去深圳锦绣中华“顺手牵羊”几个陶瓷小人,在古塔上刻下歪歪斜斜的“至此一游”……回眸十一黄金周,如果细数“负能量”,思量“负经济”,难免会留下很多遗憾 与失望,对旅游文明的渴望与鞭策会更加强烈,对假日经济、旅游经济、景区经济的担心与忧愁会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正能量”也在释放,文明与进步看得见。十一期间,为应对南京路步行街至外滩一线的大客流,上海武警在各大过街路口的斑马线上筑起人墙,保障过街民众安全,筑起“上海假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7名大学生志愿者用3个小时,在杭州西湖白堤1.5公里路程范围捡起了游客随意丢弃的3200个烟头,而去年这一数字是7000多个。志愿者们说,他们故意选择这样的对比方式,来验证了游客的素质在不断提高。
盘点黄金周,告别“碎片化”。黄金周里的文明程度、旅游指数与经济含量,点上开花,面上不结果,长期处于碎片化状态。“碎片化”地观察现象以及所得出来的结论,很可能被假象所蒙蔽,或悲观失望,或盲目乐观,都会有失公允,甚至得出错误的、有害的结论。在进入旅游“大时代”,碎片化已不适应科学盘点的需要。
对黄金周的原罪与原功问题,要有一个新认识。带薪休假沦为“画饼”,只能用黄金粥“充饥”。而在“僧多粥少”的客观条件下,黄金周必然成为“众矢之的”,资源有限人无限,旅游无限假有限,矛盾得不到缓解,只会激化。千疮百孔的黄金周,恰恰是下决心落实带薪休假的“金钥匙”。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依据,有了部分群体的率先,接下来,必须创造条件进行“质变”。
旅游“大数据”,开启“云计算”,贵在激活“大智慧”。旅游时代,尤其是大旅游时代的来临,我们的思想与思维不能“堵在路上”,不能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层面,必须给黄金周开辟出更多的“黄金路线”。为此,一方面要借助“云计算”的新思想、新机制,来“计算”适应大旅游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要运用“大智慧”,来破解逢假必堵、集中出游以及把文明踏在脚下的时代难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