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今日刊登文章称,中国经济向习近平主张的"新常态"过渡与以往摇旗呐喊的改革在紧迫感上有所不同。中国政府目前正面临着不实施改革就无法继续增长的残酷现实。
以下是文章节选:
中国经济向习近平主张的“新常态”过渡与以往摇旗呐喊的改革在紧迫感上有所不同。反映出这一面的是“平常心”一词。《人民日报》在对新常态的阐释中,反复强调"保持平常心态"。比如给就业形势带来影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中国当前的新经济形势称为“新常态”,目标是告别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但改变旧有的经济机制,实现稳定增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9月17日的一次会议显示出中国领导人也意识到转型期有可能会产生困境。
缓解改革的阵痛
中国总理李克强9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会议强调“织密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帮助群众应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事关公平正义,是政府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职责”。中国计划积极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预算以及大企业资金,同时引导志愿者参与帮助困难群体。
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肖敏捷认为“此举意在缓解改革的阵痛”。在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之际,无法应对变化的企业必将遭到淘汰。此时失业者将增多,引发社会不安,上述举措意在防范这种局面。
“新常态”是英语“New Normal”的译语。习近平在5月到地方视察时首次使用了这一表述,宣布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承认难以期望维持像过去那样的1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把探索新增长方式作为最重要课题。
负责对这一方针作出解释的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8月上旬连续3天刊发了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强调“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此前一直支撑增长的条件正在消失。
在此基础上文章称“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同时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进而强调“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中国政府提倡改变经济结构并非首次。胡锦涛时代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时,也曾提出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促进民间投资等。此外,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也被视为问题,反复呼吁实现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可持续增长”这个口号也被用过很久了。
改革的紧迫性与以往不同
不过,中国经济向习近平主张的“新常态”过渡与以往摇旗呐喊的改革在紧迫感上有所不同。反映出这一面的是“平常心”一词。《人民日报》在对新常态的阐释中,反复强调“保持平常心态”。比如给就业形势带来影响。
现任领导人对以往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加以控制,一直保持推进结构转型的姿态。结果,钢铁、煤炭等支撑投资主导型增长的产业陷入困境。房地产行情的恶化也给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70个大中城市中,有68个城市的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
尽管如此,现任领导人仍强调“保持平常心”。不过,无论怎样提出告诫,如果实际破产企业开始增多,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诸多影响。因此,扩大生活保障安全网成了当前的根本性课题。现任领导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不能再靠政府实力来维护效率低且无竞争力的企业,结构转换将给就业带来影响。
与过去不同,中国政府目前正面临着不实施改革就无法继续增长的残酷现实。虽然无法断定改革的成败,但阻力很大,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习近平政权强调的“结构调整的阵痛”。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困扰会给中国社会和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后需要继续关注。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吉田忠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