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贸区支行的客户量和存款量实现显著增长的同 时,区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破题人民币新业务,而跨境人民币业务更成为外资行业务的主要增长点。
“跨境人民币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在华的新蓝海。”汇丰中国常务副行长何舜华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行具备境外渠道和产品优势,自贸区是块蓝海;此外,正在提速的人民币国际化无论是在贸易还是海外投资方面,对外资行而言都是很大的机遇。
人民币新业务进展有条不紊
“自去年9月29日挂牌以来,自贸区金融服务功能逐步显现,现阶段主要体现在跨境人民币的使用上。”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军日前表示。
今年年初有关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各项业务细则接踵落地,各大外资行纷纷“尝鲜”。“过去一年最受客户关注,且发展最快的是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人民币跨境借款和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何舜华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每项创新业务都对接不同的企业需求,如集中收付方面,可帮助降低企业结售汇成本,提高操作便利性;而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可以令企业资金的使用更加有效率。“有了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的安排后,很多客户会考虑把它们在中国的业务纳入全球资金管理中心,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推动自贸区成为亚太区资金管理中心。”何舜华表示。
更重要的是,自贸区企业迎来了跨境融资的新机遇,可以通过境外融资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据李军介绍,自4月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开展以来,规模每月大幅增长。截至7月末,区内完成境外人民币直接借款78笔,累计金额超170亿。
“在境外借款上,我们的实际操作是同境外分行联动,特别是香港地区,利用其当地的资金池、流动性来为境内企业提供贷款。涉及具体业务考察、信贷审批、风险考量上的要求跟境内贷款也是一样的,要看企业所在行业如何,还款能力、管理水平、市场定位是什么。”何舜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而在分账核算业务上,目前外资行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系统建设。在外资银行看来,FT账户开立之后会让自贸区更接近离岸市场,区内企业可充分利用境外的资金盘活境内的资金需求,更灵活地安排资金,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的跨境投融资服务。
此外,前不久上海金交所国际板的推出亦引起了外资行浓厚兴趣。作为首批参与交易的外资银行,汇丰表示黄金国际板的推出提升了中国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和定价权,并希望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可以参与进来。
随着自贸区新政不断推出,客户对自贸区的关注度也不断升温。过去一年,自贸区企业数目相比挂牌前翻了一番,“这便给银行提供了很多业务机会”。何舜华告诉本报记者,通过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的路演,他们发现客户对自贸区的兴趣很大,但从感兴趣到真的落实建立他们的自贸区分支机构尚需时间,而现在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发掘区内企业的更多客户,并在新政策出台时做推广和解读是最重要的。
更期待境内外资金融通
在谈及自贸区下一阶段的金融改革时,何舜华期望有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自贸区,共同将自贸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政策出台。“当然资本账户的开放需一步步来,要平稳发展。”
“自贸区各项创新业务拓宽银行收入来源渠道,现阶段盈利并非是最重要的考量目标。”何舜华表示,盈利不单只看境内业务部分,与海外分行联动的业务也为海外分行带来了收益,如人民币境外借款等。
“实际上过去一年,从业务举措和布局来看,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在自贸区都非常活跃。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让银行跑量、盈利明显增加的业务。”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梁国威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他们期盼的是,更多新政策的突破可刺激自贸区内有更多贸易、经营活动的发生;以及"跨境"业务能够更多地开放到与上海、与境内其他地区的联动。”梁国威告诉本报记者,如果这两个重要的问题还没解决,业务规模难有很大突破。
而自贸区内的企业亦有同样的期许。已在自贸区拥有几家分支企业的光大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爽前不久在上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已让光大控股受益匪浅。“我们更期望看到两地资金的融通,通过自贸区的子公司能够将境内和境外的资金融通。”
“做两地资金融通并不容易,开放后可能会对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陈爽表示,不过自贸区未来有很大机会,因为它具备地理优势,对中国市场产品更了解。陈爽称,期待自贸区可以建立自己的交割平台,允许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交割库进驻,让境外境内的投资者可以共同在这个平台上交易竞争,这些大家都很憧憬。
作者:张华君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